一、前言 清末民初,有着悠久历史与辉煌灿烂成果的关中水利事业陷入低潮,与当时农业生产的要求相距甚远。不惟没有兴修象郑国渠、白渠那样的大型水利工程,甚至于把原来的一些中小渠系也几乎全部荒废了。所以关中
历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都特别注意广东。本文拟对清末民初广州地区(主要是广州城与南海、番禺、顺德三县)作研究,探讨辛亥革命时期的地方政权(尤其是省一级政权)与城乡基层社会的关系,并希望从一个较新的角度探讨辛
清末民初地方政府与社会控制——以广州地区为例的个案研究 邱 捷 历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都特别注意广东。本文拟对清末民初广州地区作研究,探讨辛亥革命时期的地方政权(尤其是省一级政权)与城乡基层社会的关系
颐和园获赠文物资料中,一幅手工着色的玉带桥老照片。 京华时报1月12日报道昨天,颐和园首次从民间收到大批捐赠的文物,数量达2824件。其中,6张颐和园前身——清漪园被焚毁后的老影像原件价值连城,对研
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 葛 涛 照相具有写实、便捷等优点,这使它很快在一些社会生活领域中得到了运用。首先人像照片使人们更准确、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容貌,进而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验证身
清末旗人家庭中的孀妇研究 定宜庄 家庭的稳定是八旗将士效死疆场的前提,满族统治者特为此制定了一系列优恤旗人孀妇的政策,包括对符合条例的孀妇赡养终生,旗人户口册因此也非常重视对孀妇的记录与统计,这使我们
山西地处北方旱作农业区,水的缺乏使水利灌溉在农业生产中显得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水利的管理与运行也同样彰显。日本学者森田明在《清代水利社会史研究》一书中曾以《洪洞县水利志补》中节选的关于《通利渠册》
“国民”与“奴隶” ——对清末社会变迁过程中一组中坚概念的历史考察 郭双林 龙国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民”与“奴隶”这一组词汇的内涵开始发生转化,并迅速流行起来。一时间,提倡独立人格,铲除奴隶
近年来,当近代史研究领域渐趋后移,不少学者纷纷转向民国史的研究时,清末新政成了晚清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关于清末新政的总体研究,可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分界线。此前的研究主要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
此照片摄于1909年,照片中几位胸前的字“灌县正堂缉勇”,是职业身份标注。正堂,即政府治事的大堂,明清又是知县、知府的代称。缉勇,即担负缉拿案犯等治安事宜的男丁,相类于今天的“巡警”。灌县正堂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