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来源:王朝搜索
 
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着重要联系。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涉足在灾荒史领域的研究者并不多。80年代后,随着社会史的复兴,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观。近

论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

1987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刊载了如下一条消息:“据民政部农救司今天提供的资料,近年来交替发生的旱灾、风暴灾、霜冻灾、病虫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使我国农村每年平均有五、六百万间民房被毁坏,有五六千人

近代中日比较研究综述

前 言 在我国的中外历史比较研究中,投入力量最多,取得成果最丰硕的,当推近代中日比较研究。在全面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之前,有必要先简要回顾一下此项研究的历程。 早在1861年,冯桂芬就将当时中日走向世界

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研究述评

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是近年中外史学界关注的热点。所谓市民社会,不是广义的社会概念,而是与国家相对应的特定范畴,它指的是个人、团体按照非强制原则和契约观念进行自主活动,以实现物质利益和社会交往的、不受国

近十年来关于 近代中国衰落城市 研究综述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客观运动过程,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是客观存在。发展与衰落是事物存在、运动趋势的两种背向运动。城市“是直接从生产中得来的”

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久前在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灾荒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包括国际著名灾荒史专家法国学者魏丕信、美国学者李明珠、澳大利

重视近代灾荒史的研究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群众胼手胝足,辛勤劳动,养育了众多的人口,支撑了庞大的上层建筑,创造了悠久的中华民族的文明。长期以来,土地、气候、水文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

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经济史丛书编委会、《历史研究》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5月1日至5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来自国内和美国、日本、香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 学术研讨会综述

为纪念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和西征140周年,由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江苏省政协、江苏省社科联、南京市社科联、南京市文化局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天国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于5月26至30日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

近代绥远地区的灾荒

本文所讲的近代是指1840年至1919年,考虑到史料的实际情况,下限延至1930年左右。绥远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清代,这一地区包括口外五厅(七厅)及土默特旗、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