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群众胼手胝足,辛勤劳动,养育了众多的人口,支撑了庞大的上层建筑,创造了悠久的中华民族的文明。长期以来,土地、气候、水文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由于有关中国近代化问题涉及如何阐述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助于对近代中国发展趋向的认识与把握,进而从较深的层面拓展中国近代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由于有关中国近代化问题涉及如何阐述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助于对近代中国发展趋向的认识与把握,进而从较深的层面拓展中国近代
近代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内债发行,影响财政、金融乃至社会经济关系至深。早在1949年以前,学术界就对此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遗憾的是,建国后直至80年代,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除千家驹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着重要联系。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涉足在灾荒史领域的研究者并不多。80年代后,随着社会史的复兴,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观。近
1987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刊载了如下一条消息:“据民政部农救司今天提供的资料,近年来交替发生的旱灾、风暴灾、霜冻灾、病虫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使我国农村每年平均有五、六百万间民房被毁坏,有五六千人
自然灾害是全人类的共同大敌。人类一直在同各种自然灾害的顽强斗争中艰难地发展着自己。中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都十分复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一直到今天,自然灾害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发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充满了屈辱与苦难,奋斗与抗争,变革与革命,失败与胜利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火与铁的考验中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历史,每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为饱经忧患的祖国而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因此历史人物研究便自然成为历史研究的主题之一。在50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中,数量最大、突破也最大的当数历史人物研究。全面评述50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成就,断非笔者所能
思想史在我国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我国悠久的史学发展史上,思想史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史资料以及独特的理论方法。但思想史的概念却是在本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而来的外来词,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