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在各种文艺形式中,诗歌反映社会面貌往往更加直接,更加清晰。在清朝晚期,不少诗人把自然灾害作为自己创作的重要主题,从各个方面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那个时代水旱失时、灾荒频仍、哀
晚清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随之而来的饥荒也十分严重。究其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之外,*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腐败、战乱频仍大大降低了政府和人民的防灾、抗灾能力,从而加大了灾荒发生的频率。
直隶(注:本文指包括京师在内的整个直隶地区。)在晚清时期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区。据统计,从1840年到1911年的71年间,直隶受灾州县累计达3797个,年平均有50多个州县被灾,几乎占直隶所辖州县总数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唐享昊天乐。第一 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
描写秦始皇的诗歌秦王扫六合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秦王扫六合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
在20世纪最初十年的晚清时代,应对欧化大潮的拍岸而至,中国的学术思想界兴起了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的国粹思潮,而章太炎、刘师培无疑是这一思潮中的最重要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们二人领域相同,志趣接近
描写屈原的诗歌唐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唐杜甫:窃攀屈宋宜方驾。宋邵博:《楚辞》文章,屈原一人耳。宋苏轼:吾文终其身企幕而不能及万一者,推屈子一人耳。明蒋之翘:予读《楚辞》,观其悲壮处,
最惠国待遇是指国际条约中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滥觞于17世纪欧洲重商主义时代。当时,欧洲各国重视对外
晚清时期,为数不少的受聘洋员活跃在中国军事领域,他们对中国的军事近代化事业产生过重要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一协助购买西洋军事装备,构筑防御设施 面对西方的直接挑战,思想家魏源在近代中国第一
晚清及民国时期华北村庄中的乡地制——以河北获鹿县为例 李怀印 本文将主要依据河北省获鹿县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地方档案资料(现藏于河北省档案馆),探讨当地村级行政及税收组织的实际运转情况,以及乡村社会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