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广东的海防教育,从19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酝酿,80年代初由粤督张树声建起广东实学馆,迈出了第一步。其后张之洞在粤创办水陆师学堂,海防教育实为其中主要内容。至90年代和20世纪初,广东遂有黄埔水师
有清一代,迄于鸦片战争,中国朝野甚少有人关注海防问题。《清史稿》称:“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益重。”(注:《清史稿》,第138卷,第538页。)诚哉斯言!鸦片战争以前,
《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刊登了马自毅先生撰写的《“总教习”还是“洋文正教习”——严复任职北洋水师学堂期间若干史实考证》一文,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马先
广东海防书局总纂——梁廷枬 梁廷枬(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广东顺德人。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父、叔都是当地的名士,家中收藏有不少图书,廷枬从小好学,“成童时即尽读父书
广东水师---清末海军的地方舰队 在清朝末期,中国的海上军事力量依照区域划分为四个部分,他们分别是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和广东水师。按照各自划分的区域这些水师舰队的防区分别是福建水师防御福建
本文摘自:《文史天地》2009年第10期 作者:梁贵东 周启庆 近些年来,东南亚有些国家不顾历史事实,不断宣称对西沙、南沙群岛拥有“主权”。早在1988年5月12日,中国外交部针对越南当局接连声称西沙
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许多人对主人公成长起来的黄埔军校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实生活中,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正在热考军校。据《时代周刊》报道,今年申请考西点军校的
协同训练
海防连官兵在巡逻途中。谭昌训 摄 屹立南海前哨,提高履职能力 出珠江口,过伶仃洋,小岛如“烽火台”壁立海上,居万山要塞最前哨,迎击着南中国海万顷波涛。
侦察小分队 9月16日,《畅行中国边疆》采访团走进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摩步连,零距离与官兵交流。走进部队,绿树成荫,环境干净整洁,整个营区庄重严肃但又不失青春活泼,让记者们印象深刻的是士兵们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