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领土台湾,1894年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日本也充当了先锋,日本发动和参加的这些侵略战争每次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终。根据18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逐渐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以战败国的身份付给战胜国日本2.3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偿,这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3年的财政收入。靠这笔钱日本大力发展了重工业、军火工业和教育事业。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饱受
南方网讯新近出版的《党史文汇》刊物刊登署名“王先勇”的文章,披露了二战后中国放弃对日战争赔偿要求的始末,指出中国政府放弃战争赔偿,是从当时大局出发顾全民族大义之举。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
1858年,英、法、俄、美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接着,便依据条约的规定先后向中国派出换约和常驻使节。这些使节来到中国,即向清政府提出觐见清帝呈递国书的要求。围绕觐见清帝问题’,外国使节与清
孙中山与张謇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两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张謇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巨擘。孙、张两氏都关注着农业近代化问题,各自设计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农业近代化模式。
对于近代日本人在新疆的活动,我国内略有所闻的是大谷探险队(由西本愿寺第二十二世门主大谷光瑞主持,共三次入新疆,首次1902—1904年,第二次1908—1909年,第三次1910—1914年)、林出贤
长期以来,家族制度研究多注意祠堂、族田、族谱等问题,其丰硕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对中国家族组织结构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然而,中国家族制度并不仅仅是家族组织制度,家族制度涉及到家族精神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
白江,亦称白江村,系高丽半岛上的熊津江(今韩国之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 流。 在我国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都想统 一半岛,但又都无力消灭对方,于是便
P 孙中山强调,民主共和不仅仅是革命的目标,而且应当在革命一开始,在革命过程中,都是“万不可少的”。这一点十分重要。参加革命的人如果对此不自觉,不能时时严格约束自己,尽可能用民主共和的原则和精神处理团
本文在这里试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失败不仅是历史必然性的结果,虽然当时历史的必然性因素,经济的*的条件更容易和近代历史的一系列挫折联系在一起,但历史作为历史人物创造和活动的舞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