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来源:王朝搜索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近年来已成为海内外学者讨论得颇为热闹的问题。对中国来说,这种思潮在20世纪初年、也就是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开始形成,并且迅速在思想界占有突出的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这

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研究者不乏其人;但对于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迄今却未见有专文论述。据笔者所知,美国的费正清教授是最早注意到这一历史现象的外国人,他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说:进入20世纪后,中

关于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 的对话

主持人:危兆盖(本报记者) 特邀嘉宾:李文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宋志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郑大华(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编者按:2006年1月7—8日,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沈渭滨 长期来,由于社会史研究的偏废,史学界对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整合研究是很不够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的论著,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武昌打响第一枪。辛亥革命的爆发,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80年过去,这场伟大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仍值得今天的人们总结和记取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的民族觉醒

近代的中国,饱受过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的民族受到了屈辱和奴役,我们国家的命运任人摆布。这一切,怎能不使每一个爱国者感到极大的痛苦?怎能不激起中国人民为了振兴中华而进行顽强的反抗?这便是中

辛亥革命与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社会动员

在民国初期的5年中,全国出现了107个经济团体,形成了一个空前的高潮。 这是社会各界在辛亥革命为之奋斗和开创的民族、民主和民生主义精神鼓舞下兴起的。经济团体的勃兴体现了辛亥革命的社会动员作用。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之 排满 民族主义杂谈

一、辛亥革命“排满”民族主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是在西方文化的传入下,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在中华民族固有的生存方式受到严重的威胁状态下产生的,它离不开中国特定的国情。 首先,清朝的民族压迫和民族的歧

近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民族凝聚力是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种观念形态,有其相对稳定的范畴体系,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是由中国各民族共同组成的,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和祖国统一的格

辛亥革命与近代科学传播

辛亥革命(1900-1911)(注:关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时间起止问题,一般从兴中会成立的1894年算起,迄于1911年武昌起义。本文出于研究上的考虑,把考察的时间范围限定在1900年至1911年期间,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