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骏院士在作学术报告 图为地面卫星测控站。陈豪提供 ■中国航天测控事业已走过50个春秋,未来发展方向将会是怎样?请看本报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沈荣骏—— 2010年10月1日,对
资料图:中国最新远望-6号航天测量船 本报南京4月26日电 凌元、邵长宝报道:4月的太平洋某海域,某项卫星测控任务正在紧锣密鼓展开。在我国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六号船主控机房内,助理工程师
资料图:中国最新远望-6号航天测量船 本报南京4月26日电 凌元、邵长宝报道:4月的太平洋某海域,某项卫星测控任务正在紧
跨越:中国WS10A“太行”涡扇航空发动机!
我国发射卫星后曾多次派测控船去南太平洋进行测控,但派测控船执行任务耗资巨大。如建测控站,费用只相当于测控船的1/3。因此,少建少用测控船已成为航天测控的发展趋势。鉴于以上情况,国防科工委与外交部经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十七日在其组建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称,该中心组建四十年来,已成功执行包括百余颗卫星在内的中国所有航天测控任务,先后实现“飞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点、飞船回收、多星管理”等五大跨越,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记者田兆运、黎云)在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测控通信系统成为任务执行过程中最引人瞩目的环节。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2日详细介绍了测控通信系统面临的挑战: —
解放军报北京11月6日电林利栓、记者张晓祺报道:记者今天从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获悉,我国航天测控网实现一体化指挥控制,确保了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顺利进行。这个研究所是我国航天测控网一体化试验的总体
航天测控站:跟踪测量航天器 航天测控站(以下简称测控站)包括固定站和活动站两种类型。根据测控区域的要求,测控站分布在很广的范围,其布站可在本国境内,也可在全球任何适当的地点。 测控站的
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的GDP远高于日本,约为日本的1.9倍至2.8倍,但无论是日本政府、中国政府,还是西方的观察家,都认为日本明显强于中国。 6月19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年度报告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