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外籍雇员在晚清军事近代化中的作用

来源:王朝搜索
 
略论外籍雇员在晚清军事近代化中的作用

晚清时期,为数不少的受聘洋员活跃在中国军事领域,他们对中国的军事近代化事业产生过重要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一协助购买西洋军事装备,构筑防御设施 面对西方的直接挑战,思想家魏源在近代中国第一

略论晚清福建船政与台湾经济近代化

晚清进入同治、光绪两朝,与我国福建及东南诸省的经济近代化步伐紧密相关的事件千头万绪,笔者以为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两件大事,其一是福州马尾船政局的开办,其二就是台湾经济的近代化。本文以此为锲入点,谈谈一些不

略论旧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三代核心人物

旧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近代社会的过渡和转化,共花了109年时间,经历了晚清、北洋、国民党三代政府。虽然这三代的政府在近代化事业的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都有所建树,但从根本上说却始终未能完成上述的转化

略论演化中的中国近代文化

西方把中国文化概称为中国学、支那学、汉学,也有称东方学的。东方学以中国为主,包括印度、日本,范围比中国学广。西方人讲的中国学一般是指中国的古代文化。他们对中国的概念是三条:一、疆域辽阔,二、人口众多,

略论晚清碑学人文精神与社会变革思潮

有清一代,学术文化潮流此起彼伏、风云激荡,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三百年间,自清初反理学思潮中闪现的富有启蒙精神的异端思想和人文主义的潜动,直至中晚期后西学传入、历史文化反思和维新思想的兴起,无

略论晚清的 出洋 与“开眼”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马克思所审视和揭明的这一历史事实,对于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悲喜剧的混合。无论怎样,与外部世界的隔绝状态是不能继续存在下去了,“接触”成为

略论辛亥革命前夜的晚清社会

1644年,一个年仅6岁的顺治帝福临,由孝庄太后抱着入主皇宫,开创大清基业;267年后,又是一个6岁的宣统帝溥仪,由隆裕太后抱着退出皇宫,结束了大清王朝。历史是如此捉弄爱新觉罗家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晚清苏州地方自治略论

民国年间蓬蓬勃勃的地方自治活动已经引起史学界相当的关注,相关的论文不时见之于报刊杂志。但对民国自治运动的发端源头——晚清地方自治,史学界则似乎有意无意地予以回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辛亥以降,受资产阶级

论晚清驻沪领事和外籍关员

一 开埠以后,上海以其诱人的前景和惊人的发展速度吸引世界许多国家和政府的视线,世界各地的冒险家、商人和传教士等纷至沓来。据统计,到1910年,至少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侨民居住在上海租界,许多国家纷纷在

北洋政府外交近代化略论

一、北洋外交的近代意义 在讨论问题之前,必须明确外交这一概念在本文中的应用。 钱亦石认为:“离开政策来讲外交,就决无外交可言”。(钱亦石:《中国外交史》生活书店1947年版,第2页。)英国外交家尼科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