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

来源:王朝搜索
 
中日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

(一) 战争是*的继续。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两国国力强弱的总比较。重要的两国战争,往往决定着两国的命运与前途。中日甲午战争,正是决定近代中国和近代日本的命运与前途的一次战争。打败了的中国,便沦入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和中日甲午战争

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首先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末变。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

李鸿章与中日甲午战争

1 中国与朝鲜唇齿相依,亲如一家,宗藩关系已经有数百年之久。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举国上下以“大陆政策”为国策,千方百计要夺取朝鲜、台湾,进而侵略中国大陆。俄国则坚决贯彻其

中日甲午战争[图]

■戚其章 1894~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 战争起因及双方军事准备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蓄谋已久。早在1

《翁同龢文献》与中日甲午战争研究

2002年6月,收到翁万戈先生从美国寄来的《翁同龢文献》有关中日甲午战争部分的复印件,不禁喜出望外。万戈先生的高祖翁同龢是晚清的重要历史人物,曾先后担任刑、工、户诸部尚书,两度入值军机处,且为“两朝帝

《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万国公报》创刊于1868年,原名《中国教会新报》,为周刊。1874年起改名《万国公报》,其间一度停刊。1889年复刊后,改为月刊出版,并成为刚成立不久的英美传教士团体广学会的机关报,一直到1907年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一)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次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是持续30余年之久的洋务运动最后失败的标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之二)

在当时的政坛上,与李鸿章同为朝野瞩目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翁同龢。1994年5月,“甲午战争与翁同龢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常熟市举行,会后编辑出版了《甲午战争与翁同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一书,共

甲午战争爆发前中日各自决定派兵赴朝的原因

1894年6月初,即在中日两国正式宣战大约两个月之前,日本政府和清政府先后决定派兵赴朝,导致中日关系突然恶化。对于日中双方出兵的原因,国内外学术界流传着各种不同的说法,值得我们进行细致考察,弄清真相。

中日战争之甲午战争~战术战略思想

中日战争之甲午战争~战术战略思想 中国为了保卫自己再东面的陆地屏障,开始针对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开始用兵。中日两国的政客都不愿意打这一仗。 当时中国刚刚汉城失守,开始打平壤会战,北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