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之洞不愧为“旧中国第一代企业家” 张之洞(1837—1909),原籍河北南皮,出生于士宦家庭,13岁考中秀才,15岁又考中第一名举人,成为“解元”;1863他进京会试,考中了“探花”,授职翰
轮运业:中外资企业个体间的竞合 轮运业中外资企业由竞争走向联合的标志,是招商局与太古、怡和签订的轮船齐价合同,共有四次: 第一次:招商局与太古、怡和分别签订。招商局与太古订立于1877年12月,有效期
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两国创办近代企业(或者说近代化)的起点。当时两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与欧美诸国不同的要点。比如说,中日两国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都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萌芽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来源于
作为清末新政的重要文献,张之洞与刘坤一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受到所有的新政研究者的重视;但是,以往学术界的研究,无论是专论还是在清末新政研究或张之洞传记中,大都只注重对此文本内容的阐述, 而对文本产生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儒学,也自然有影响各时代儒学发展的独特人物。在晚清,张之洞与儒学很有关系。虽然他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上成绩微不足道,但凭借其在*上和文教事业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儒学的独特关怀,其有
张之洞写于戊戌维新关键时期的《劝学篇》,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部名著。以往,不少学者在评论此书时,多会提及它被译成西方文字的事。如冯天瑜先生在《张之洞评传》中就曾写道:“帝国主义对此书也深表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宝岛,它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地热、水力、森林、水产等资源,而且还是联结南北海运和远东航线的必经之地,在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因而成为近代列强各国所争夺的一个重要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
北京纪晓岚故居阅微草堂正厅。图中画像为纪晓岚六世孙纪清远创作的《纪文达公像》。凌云摄 文章摘自《环球人物》2010年第16期 作者:朱珠 核心提示:民间传说纪晓岚与和珅针锋相对,显示出浩然正气,其实
张之洞 在总督署办公。 张之洞 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其间两次署理两 江总 督。 汉阳铁厂全景。汉阳铁厂是 张之洞 创办的中国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