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彦成治理教门初探——以嘉庆十八年天理教起义为个案

来源:王朝搜索
 
那彦成治理教门初探——以嘉庆十八年天理教起义为个案

爆发于嘉庆元年(1796年)的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在乾隆帝一味“严惩”的政策下,非但未能如愿迅速剿灭“教匪”,反而越剿越多,愈扑愈旺。嘉庆四年,嘉庆帝掌握实权后,实行“坚壁清野”和“剿抚兼施”的策略,

清嘉庆朝治理教门对策述略

有清一代,社会下层流行借宗教等形式组织的秘密结社——教门。自元朝末年白莲教形成以后,历经明朝,教门不断衍生演化,辗转相传。清初思想家颜元说当时教门“旋禁旋出”,清朝末年宗室祥亨指出“独怪世道衰微,邪说

攻入紫禁城的农民起义:嘉庆年间北京天理教起义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北京大兴县宋家庄有个无赖叫做林清,吃喝嫖赌样样行。 林清在市面上干过许多活计,在药肆当过学徒,在宣武打过更,做过黄村书吏,和人开过茶馆,拉工程收过中介费,结果不是因为嫖宿

嘉庆年间五省白莲教大起义

嘉庆年间五省白莲教大起义,是清朝统治阶级百多年来对人民残酷压迫和剥削的必然结果。 在乾隆、嘉庆时期一系列的人民起义中,嘉庆元年(1796年)的白莲教大起义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起义前后持续了九年零四个

论天理教起义的性质和目的

乾隆、嘉庆之际,清皇朝的“鼎盛”局面已近尾声,各种衰败的征候日益显露出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揭竿而起,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此伏彼起,方兴未艾。继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之后,嘉庆十八年(1813)爆发了

从镇压天理教起义看清代地方行政组织的作用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由林清、李文成等人领导的京畿和直、鲁、豫三省的天理教反清武装起义,给清廷造成了极大的震惊。清仁宗为此下了“罪己诏”,惊呼这次起义:“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思及此,

嘉庆二年的王囊仙起义

清仁宗嘉庆二年(179),贵州南笼府和贵州、广西交界地区爆发了由王囊仙领导的苗民反清起义。 自雍正年间,清廷对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以来,虽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一面,

嘉庆朝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历史考察

乾嘉时期白莲教起义是困扰统治者的最大社会问题。乾隆朝的社会矛盾引发了白莲教起义,这位名噪历史的帝王倾其全力,也没有平息这场动乱。嘉庆朝为了镇压白莲教为主的大起义,几乎耗费了嘉庆一生的精力。本文就嘉庆朝

那彦成

(1764—1833)清满洲正白旗人,章佳氏,字韶九,一字东甫,号绎堂。乾隆进士。嘉庆三年(1798)以内阁学士兼军机大臣,次年以钦差大臣赴陕西督办军务,镇压白莲教起义。后以畏怯无能,被召回降职。

清代教门惑众手法简述

清代教门盛行,衍生演化,教派林立,举凡白莲教、罗教、闻香教、弘阳教、善友教、大乘教、八卦教、天理教、青莲教等等,名目先后达一百余种之多。教门一经立教,往往跨州过府,广收徒众,少者数十,众者成千上万,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