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熙

来源:王朝搜索
 
论康熙

“凡是有便于杰出人物发挥其才能的社会条件的时候和地方,总会有杰出人物出现。” ——普列汉诺夫 东方和西方在十七、十八世纪里出现过几位著名君主。如果他们活动于同一个时间里是偶然巧合,而在某一个国家出现,

从汉军旗人于成龙看封建官僚的多重-人格——兼论康熙中期-

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TEXT-ALIGN: justify" 一、“如直隶巡抚于成龙之真实清廉者甚少” 于成龙,字振甲,隶汉军镶黄旗。同大多数汉军旗人一样,于成

康熙撤藩之役(图)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 这种发泄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称首创。如此高智商的皇帝,情急之下,做出这等没水平的事情,只能证明他气急败坏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才出此

康熙大帝(1)

历史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5年4月24日),在紫禁城景仁宫,世祖妃佟佳氏诞生一男孩,他就是爱新觉罗·玄烨,即未来的康熙帝。世祖生有八子,玄烨排行第三。谁能料到八年后,这个尚未涉世的孩子却轻而

康熙大帝(4)

历史平“三藩” 康熙帝清除了鳌拜集团,开始乾纲独断,自主地治理国家。为时不久,便爆发了以吴三桂为首的大规模武装叛乱,刚刚安定下来的中国,再次陷入内战的深渊。这一事变,远比同鳌拜集团的斗争严重得多。

康熙大帝(6)

历史抚蒙古 当清军在黑龙江畔反击沙俄殖民强盗时,在我国西北又爆发了以噶尔丹为首的准噶尔部的入掠,在乎息噶尔丹兴兵的前前后后,康熙帝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安定北疆、巩固多民族的国家,作出了巨大的

康熙大帝(8)

历史重文化 康熙帝是清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刚刚从武力取天下转入和平建国时期。他顺应这一形势,大力倡导汉族的传统文化,并率先示范,把自己所学与为政紧密地结合起来,孜孜求治,取得了先辈们所不曾有过的业

康熙大帝(2)

历史登大位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玄烨年仅八岁,二十四岁的父亲福临突然病逝。福临在位正值春秋盛年,还役考虑过他身后立嗣的大事。在他病重时,于燃眉之中作出裁决。他原想让次子福全继位,但孝庄太后

康熙帝用人刍议

有清一代,康熙帝以知人善任、保全功臣为时人和后人所称道。但是,康熙帝在用人方面也曾有过重大失误,致使有些名臣宿将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这是我们在研究康熙帝时应当注意的一个方面。本文试以魏裔介与姚启圣

从汉军旗人于成龙看封建官僚的多重*人格——兼论康熙中期*

在康熙一朝的大臣中曾有两个于成龙,皆以“清忠疆直”著名于世,其一是山西永宁人、官至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卒后赐谥“清端”的汉人于成龙,另一便是官至河道总督的汉军旗人于成龙,卒后谥“襄勤”。本文所要讨论的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