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与士子宿命论思想

来源:王朝搜索
 
清代科举与士子宿命论思想

自隋迄清,科目选士之法在中国绵延存在了1300年。比起两汉时期的察举与征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官人法,科举制度所具有的重要特点是:读书士子不拘门第出身,只要籍贯无误、家身清白、未居父母之丧者,均可应

张 杰清代科举世家与地方政务——以婺源县程允中家族为例

清代科举世家与地方政务——以婺源县程允中家族为例 张 杰 《剑桥中国晚清史》的作者在讲到清代地方政府特点时,十分强调绅士的作用:“在地方上,当地的小绅士,以及有时可能出现的大绅士,他们左右着众多的事

清代如何对待科举考试作弊者:脸上刺字发配充军

核心提示:乾隆五十七年,对3名雇请枪手的童生、枪手及其他涉案者,先行枷号3个月,然后“发烟瘴之地面充军。至配所杖一百,折责四十板”,脸上还要刺上“烟瘴改发&rdqu

清代士子请客吃饭为何叫做“吃梦”

同治十年,王闿运(1833年~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湖南湘潭人)进京会试。他的朋友多,朋友的朋友更多,因此,在办正事之余参加的吃请也很多。据《湘绮楼日记》,在此期间,几乎宴饮无虚日。请客吃

清代士子请客吃饭为何叫做吃梦(图)

同治十年,王闿运(1833年~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湖南湘潭人)进京会试。他的朋友多,朋友的朋友更多,因此,在办正事之余参加的吃请也很多。据《湘绮楼日记》,在此期间,几乎宴饮无虚日。请客吃饭

清代士子请客吃饭为何叫做吃梦

同治十年,王闿运(1833年~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湖南湘潭人)进京会试。他的朋友多,朋友的朋友更多,因此,在办正事之余参加的吃请也很多。据《湘绮楼日记》,在此期间,几乎宴饮无虚日。请客吃饭没

清代科举经费的支出及其政策导向

科举考试一直被视为“抡才大典”。对这样一个备受朝野关注的全国性考选活动,历代都有一定的经费投入,清代亦不例外。本文仅就清政府有关科举考试的费用支出情况做一考察,并就其中的政策导向做初步探讨。 一、科举

中国古代的学历情结 清代科举题你能答多少?

本文摘自《广州日报》2010年7月14日B12版,作者:刘黎平,原题:《隋炀帝自信能中状元》 近日,关于学历问题又起了一些风波,对此事尚无公断,我也不说拭目以待,怀着这种看把戏的心理是不厚道的,在这

[转帖]中国历史的宿命――崇祯死弯(著名思想家吴思言论集)

崇祯死弯 ――帝国潜规则的一个总结 一、致命的 U 形弯 崇祯十七年( 1644

清代三阳教的起源及其思想信仰

—、前言 儒家思想具有宗教教义中最基本的慈悲性与平等性,也具有宗教家救世救人的理想与力量。但它与宗教不同,宗教理论是建立在外面上帝与诸神的信仰,儒家则信仰自心;宗教寄托于来世及天国,儒家则希望在现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