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炮战中的两个“巧合” 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沿阵地,伴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开始炮击”命令,金门岛上烟雾迷漫,弹片横飞,通讯立即被完全破坏,指挥中断,国民党金门守军伤亡惨重。炮战一直持续到
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沿阵地,伴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开始炮击”命令,金门岛上烟雾迷漫,弹片横飞,通讯立即被完全破坏,指挥中断,国民党金门守军伤亡惨重。炮战一直持续到9月4日,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
资料图:解放军炮轰金门 1958年8月23日下午6时30分,金门炮战打响。这场炮战一直进行到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向金门群岛(金门、烈屿、大担、二担)发射炮弹5
http://image.wangchao.net.cn/jun
金门是一个迷人的蕞尔小岛,孤悬在厦门外的海面上,总面积约228平方公里。由于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国民党在金门布下了重兵。两岸关系紧张时,金门驻军曾多达10余万人,有人又称金门是台湾当局的一座兵岛。大
炮击金门机场 炮弹在金门夜晚天空爆炸 一九五八年,台海战云密布,中共欲夺取金门,进而向台湾进击。至五月底,国共海军多次在福建沿海短兵相接;
炮击金门机场 炮弹在金门夜晚天空爆炸 金门国民党军
专家去金门进行实地考察后,作出了解答:共产党军队的炮弹发射后,呈抛物线状翻过了高高的太武山顶后,射程极限已到,便垂直落了下来,正好掉进了射击死角翠谷;“巨无霸”被毁也是这样的原因,完全是偶然的巧合。
志愿军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 炮兵,是陆军的主要火力突击力量。但对于从“小米加步枪”起家的我军而言,炮兵取代步兵成为杀伤敌人的主要手段,还要从50年前的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