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统一台湾的历史作用

来源:王朝搜索
 
康熙统一台湾的历史作用

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清朝政府完成了统一台湾的事业。这不仅是有清一代的重大事件,而且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一些探索和评价。 康熙元年(1662)民族英雄郑成

康熙重用降将施琅 发兵统一台湾

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不久病逝,其子郑经继位,继续治理台湾,与大陆上的清王朝分庭抗礼。康熙帝多次招抚不成,便下决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1681年郑经突然病故,他的儿子郑

从康熙统一台湾的一道谕旨谈起

十七世纪八十年代初,清王朝在祖国大陆的统治曰益巩固。但是,当时台湾尚为郑氏政权所据,致使东南各省“烽烟时警”①,严重阻碍了清朝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统治。康熙皇帝曾明确指出统一台湾“所关甚为紧要”②。一六八

康熙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及其得失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经历。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4月21日,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率众进军台湾,至翌年二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被荷兰人侵占了38

台湾推动“识繁书简” 马英九为两岸统一做准备!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撰稿人周先报道:据台媒报道,针对马英九提出为了加速两岸文化交流打算推动“识繁(体字)书简(体字)”,民进党中央11日公布一份民调显示,有75.6%的民众表示反对马英九的说法,有51.

文韬武略:康熙重用降将施琅 发兵统一台湾(图)

清圣祖康熙 施琅 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不久病逝,其子郑经继

用人不疑 统一台湾――康熙和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奉命率水师两万余人,战船两百余艘,自铜山(今福建东山)出发,进击台、彭,经过几天奋战,大败澎湖守军。郑军主力悉数被歼,军心涣散,已无战斗之力。施琅占据澎湖,居高临下

康熙重用降将施琅 平定台湾内乱

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不久病逝,其子郑经继位,继续治理台湾省,与大陆上的清王朝分庭抗礼。康熙帝多次招抚不成,便下决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1681年郑经突然病故,他的儿子

康熙雍正爱吃台湾西瓜 要福建官员进献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合作编纂,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10日在台发表。内容涵盖郑成功收复台湾、光绪设省、甲午割让等史事。也谈到嗜吃台湾西瓜的康熙、雍正都曾在奏

谁有《史通 曲笔》和《文史通义 书教下》,《圣武记 康熙勘定台湾记上》的译文

不好意思,另外两篇都看不懂 曲笔 自从有了人伦,就产生了家国。孝顺父亲,教育儿子,侍奉君主,管理大臣,亲密和疏远的关系形成以后,(人之间的)等级就有了差别。所以“儿子为父亲隐讳,直道就在其中”,这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