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保证国家司法权统一的前提下,清朝因地制宜、因俗制宜、因时 制宜地制定了蒙古地区的司法制度。 1.理藩院是管理蒙古地区的中央官署,是与六部地位同等的机构,总揽治理蒙古事务的职权。《
内蒙古地区灾荒史的研究,在整个中国灾荒史研究中是一个颇具特色的课题。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看,这一地区的灾荒史研究虽有一定的前期积累并有所进展,但由于历史资料的相对匮乏等种种原因,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着
在清代,离卦教是八卦教中建卦历史久、独立性强、传教时间长、实力大、影响深的教派之一,并几乎与清朝相始终。它在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中均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给了封建统治阶级极大的震动和打击。本文仅就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下的产物,也是其宝塔尖上的金顶,并向着四面八方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封建社会,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意思是说人人皆可为状元;如今,在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祖国,又有“三百六十行,行
六祖慧能(638~713)是佛教禅宗的南宗始创者,其一生除赴蕲州黄梅东山寺学佛外,均生活于广东。六祖创立的禅宗南宗,一扫传统佛教的繁琐,以简捷明了、不立文字、顿悟成佛,而深受欢迎,加速推进了佛教中国化
一、明代守巡道的设置源流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以道相称,最早产生于汉代。《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县有蛮夷曰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所设置的县称道,但不是正式以道命名的设置。最早以道命名的设置是中
试论石高制度的历史地位 李小白 一 1953年安良城盛昭在《历史学研究》上发表了《太阁检地的历史前提》一文。此文的重点在于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以及与之相联的小农的性格,尚没有正面阐论石高制,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无时不遭到天灾的打击和困扰,传统的农业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体经济和国家经济也同时步履蹒跚地发展着。但虽如此,久远以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与自然灾害进
清代的国史馆,是掌纂修清朝历史的常设性专门机构,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正式设立,到宣统三年(1911)被北洋政府接管,200多年间,国史馆先后纂修各朝纪、志、传、表及大清一统志、皇清奏议等史籍40
“卡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设置,是设在关隘、要塞等处,以执行各种巡查、稽查或监督、检查、传递、征收等种种任务为目的派兵驻守的据点。何秋涛说:“更番候望之所曰台,国语谓之喀伦,亦作卡伦,又称卡路、喀龙者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