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余年来,经过中国蒙古史学家共同努力,卫拉特蒙古史研究,特别是17至18世纪的卫拉特蒙古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于此,在历次蒙古史和卫拉特蒙古史学术讨论会上我曾吁请学者们将研究视点移向17世纪以前
清朝末年,土尔扈特蒙古帕勒塔郡王是驻京蒙古王公中活跃的一员。进入民国后,帕勒塔为北洋政府所器重,加官进爵。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于1912年10月9日颁令嘉奖帕勒塔“以有功大局,业奉大总统令进封亲王”。
一七七一年(乾隆三十六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返归祖国,清政府对其安置措施,已有同志撰文论及。近阅有关历史档案,并参阅文献记载,尚有可补叙者,今试述如后。 清政府得知土尔扈特部返归的消息是一七七一年三月
一、 难忘的历史场景 乾隆三十六年(1771)夏秋之交,在远离大清帝国*中心北京的伊犁河流域察林河畔和有夏都之称的承德,发生了两件轰动一时、且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事:一件是东归的土尔扈特人在伊犁河流域
众所周知,土尔扈特部和准噶尔部,是同宗同源的亲兄弟,土尔扈特部在1628年迁离中国, 当时正值林丹汗被满清追杀, 蒙古 民族面临灭顶之灾, 随后的百年间,准噶尔部被满清彻底杀绝,如果当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爷爷的草原” 记载渥巴锡东归的图卷 卡尔梅克小女孩在唱歌 东归塔 他们在长途跋涉中遭遇到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俄军的追击围堵、道路的艰险崎岖,沿途缺乏粮秣水草,加以疫病流
中新社厦门5月7日电 (记者 陈悦)记者7日从厦门思明区相关官员处了解到,厦门唯一一座祭祀郑成功的延平郡王祠即将迁址重建,计划于年底前完成。 厦门延平郡王祠是清末民初民众为怀念拜谒郑成功而建造的,已有
岳托执掌之兵部负责出征作战,是为清战时之各种兵器。资料图片 岳托生前最后一次出征中,曾仗败明总督卢象升之兵,是为卢象升像。资料图片 壮志未酬,人生几回伤往事 从前文可知,论才干,论见识,论智谋,岳
岳托曾出征朝鲜攻克平壤城,这是平壤城之北门玄武门。资料图片 岳托所在的两红旗之甲胄。资料图片 岳托是和硕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太宗之侄。因其自幼丧母,继母苛刻而父亲代善亦待之甚薄,故太祖大妃孟古姐姐(
一座清代郡王园寝日前在怀柔区桥梓镇被发掘出来。经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到现场勘察认定,该处园寝属于清初第六代克勤郡王雅朗阿。 桥梓镇峪口村村民日前在该村东北侧发现一座古墓葬,该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