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展望

来源:王朝搜索
 
中国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展望

一、中国边疆民族考古研究的重要性 中国边彊民族考古研究的地域范围包括陆疆和海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其他国家接壤的省或自治区,以及属于中国的领海及其岛屿。边疆主要区域既是现代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古代民族

面向21世纪的中国西北边疆史地研究

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中,西北边疆史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研究西北疆的*、经济、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社会文化、生态变化、地理、交通等问题,尤其是研究历代中央政府治理开发西北边疆的历史,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

清代西北边疆民族史研究四题

有关清代西北边疆民族史及民族关系的研究,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使人们的视野大为开阔。但因史料关系,不少问题至今仍处于扑朔迷离状态之中。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张冠李戴现象时有所见,给学者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

论19世纪中国史学界边疆史地研究的热潮

19世纪前期,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和乾嘉史学的没落,中国史学开始了转变,其特点是研究领域由古而趋今、由内而趋外,治学宗旨由纯学术而转向经世致用。而中国史学的这一转变是以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为开端的。这一研究

1978年以来中国近代边疆问题研究述评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与海疆。陆疆是指沿国界内侧一定宽度的地区,必须具备下述条件的地区才可称之为陆疆地区,即是一有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二具有自然、历史、人文诸多方面自身特点。据此,当

关于深化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研究的探索(图)

●王朝的更迭、都城的兴建历来是“国之大事”,因此关于都城的建设与古代都城史的研究,就一直为官方与学界所重视。 ●古代都城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为审慎地把历史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古有机结合起来,使古代

中国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上)

一、文明的涵义和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文明和文化的涵义在中国古代经典中的解释与现在不同。文明在《易经》中说是“天下文明”(乾卦,文言),“文明以止,人文也”(贲卦·彖曰)。魏王弼、晋韩康伯并

中国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下)

三、中国文明形成考古学研究的现状 中国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经历了近80年两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其现状究竟如何,有哪些成绩和问题,发展的前景如何?这中间有学术理论认识上的问题,有田野考古发

50年来中国*制度史研究及其展望

一、建国后十多年中国*制度史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制度史研究始于20世纪前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论等方法的传入,中国*制度史研究开始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在近半个世纪里,中国*制度通史、断代史

50年来中国*制度史研究及其展望(2)

四、90年代中国*制度史研究 中国*制度史研究进入90年代,呈现出与80年代不同的形态:那种沸扬与*冷静下来,那种气魄与声势得以缓和。换言之,对历史的剖析转而为对现实的关注,表面的热情变为内在的深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