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来东北草原的开发及其生态环境代价

来源:王朝搜索
 
清代以来东北草原的开发及其生态环境代价

东北草原包括东北三省的西部和内蒙东部的赤峰市、哲里木盟、兴安盟和呼伦贝尔盟的草原。它位于我国温带草原带的东北部,也是欧亚大陆草原区的东侧边缘。东北草原根据自然特点(气候、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和植

清代东北赫哲等族娶皇姑制度及其历史作用(图)

赫哲族 清代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东北黑龙江下游及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区,居住着赫哲、费雅喀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以渔猎为生,居住分散,社会经济较为落后。为了加强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统

清代西北地区的农业垦殖政策与生态环境变迁

清代是西北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基础指导下,尤其是不同阶段管理层所采取的具有传统延续性的移民垦殖、兴修水利等政策及实施,使这一地区的农牧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人们只重

清代以来中国发生的较大地震一览

顺治十一年六月初八(1654年7月21日),秦州(今属甘肃天水市)发生8级地震。秦州城垣、官舍崩塌殆尽,倒塌房屋3672间,震塌窑寨不可胜记。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莒

清代的国史馆及其修史制度

清代的国史馆,是掌纂修清朝历史的常设性专门机构,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正式设立,到宣统三年(1911)被北洋政府接管,200多年间,国史馆先后纂修各朝纪、志、传、表及大清一统志、皇清奏议等史籍40

清代的中学西渐及其影响论略

一 在整个古代和中世纪,中国的科学文化在人类历史上始终占有一席非常光辉的地位,在许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自文艺复兴以后,由于西方出现了科学与思想的革命,中国方面就开始

清代学术研究若干领域的新进展及其述评

有清一代学术发展呈现出大开大合的格局,相关的学术文化史也一直是学人们不断探索和重新认识的领域。近年来清代学术文化的研究更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者们不囿成说,锐意创新,不断转换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略论清代广东乡村的乞丐及其管治

乞丐问题一直是困扰传统中国的社会问题之一,时至今日,依然是中国亟需解决的社会难题。清代,广东处于相对安定的时期,社会经济在各种有利因素的刺激下得以恢复和发展,农业垦殖、农产品商品化、海外贸易等均居全国

谈东北汉军旗人及其 烧香 与云南流人之关系

远在孩提时代就常听人讲他们的先祖来自于云南或小云南,不只民人(指东北末入旗的汉人)这样讲,旗人也这样讲。人们还不时把鞋子脱掉看小脚趾的指甲是否两瓣,凡两瓣者,就认定其祖籍为云南或小云南。记得有一次我们

清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环保问题

清代农业生产,就粮食产量而言,虽较宋明时期有明显增加,但就小农经济传统经营方式而言,并没有根本改变,而清代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则比宋明时期更加严峻,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口大增给粮食供应带来的压力。清代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