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近代化过程中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之一,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浪潮靡满全球的社会现实已充分证明其本身的普遍性。然而,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城市化又必然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正如不同的民
工业化、城市化是人类文明演变进程中在近代的孪生骄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物化。城市不仅是人口密集的聚落,也是人类文明,尤其是近代文明高度凝结的空间。从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的视角来考察洋务运动,
一 长江中下游城市走向近代化是吸取外来文化的结果,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先进的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但在当时,这样清醒的先进人物是极少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史馆馆员、历史学家杨天石在文学馆的演讲 3月29日,一个春风和煦的早上,一些热心的听众早早来到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听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关于中国近代史方面的演讲。9点30分,
清朝光绪三年至四年(1877~1878),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直隶、山东等省,发生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旱灾。这两年阴历属丁丑、戊寅年,时人称之为“丁戊奇荒”。有关史书,也常以“晋豫大旱”或
尽管孔子一生困顿,命运多蹇,但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学,孔子的地位就日益提高,以至于达到“吓人的高度”。1在漫长的近两千年的岁月中,很少有人敢向孔子的这种崇高地位挑
中国译书的最早活动,始自介绍外来宗教。近代译书则起于鸦片战争前后,它不仅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宗教,而且广泛地宣传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制度以及思想文化,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历史变迁,推动了中国社会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由于有关中国近代化问题涉及如何阐述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助于对近代中国发展趋向的认识与把握,进而从较深的层面拓展中国近代
今年是鸦片战争150周年,我们选择了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焚烧鸦片的6月3日,在全国范围展开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以此弘扬赖以立国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就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问题,略作论述。
刘坤一(1830—1902),字砚庄,湖南新宁人。从同治四年(1865年)起,跻身于江西巡抚之位,其后又担任了两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要职,任封疆大吏几达四十年之久。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推行新政,近半个世纪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