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

来源:王朝搜索
 
论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

一 近代中国社会,内忧重重,矛盾纷起。*上,统治机构的腐朽堕落,官吏的横征暴敛,频繁的天灾人祸以及土地的高度集中,使农民生活困苦,甚至无立锥之地,被迫奋起反抗。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以及云南、四川、台

经世致用与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产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外交观念和方略都开始出现一系列变化,清政府逐步地以西方近代外交原则来指导清政府的外交实践。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专门从事外交事务,1864年翻译出版了《万国公法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对外贸易关系的形成

鸦片战争时期,是中国社会和对外贸易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随着中国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格局遂逐步演变成受资本列强控制的半殖民地对外贸易关系。 “商品、鸦片、大炮”三部曲 从十

论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式人才群的形成

中国第一批新式人才群是在洋务运动中产生的。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中国大地上首次掀起的一场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运动。它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过程中,以“

李长莉晚清社会风习与近代观念的演生

晚清社会风习与近代观念的演生 李长莉 晚清的开放通商引起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崇尚洋货、从商热、金钱至上等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的改变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制度的

从陶寺遗存看中国早期国家之形成——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之五

陶寺遗址代表了迄今中国所见龙山时代前期水平最高的考古学文化。 20世纪70~80年代陶寺遗址东南部发现的1300多座墓葬中(面积仅占总墓地的六分之一左右),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占墓葬总数约

新论摘要——《中原地区古代国家的起源和形成特点的探讨》

郑杰祥在《中原文物》2006年第4期发表的《中原地区古代国家的起源和形成特点的探讨》一文中说:夏王朝是在中原地区部族组织的基础上发展和转化而来,从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夏王朝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民主-

P 孙中山强调,民主共和不仅仅是革命的目标,而且应当在革命一开始,在革命过程中,都是“万不可少的”。这一点十分重要。参加革命的人如果对此不自觉,不能时时严格约束自己,尽可能用民主共和的原则和精神处理团

近代中国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近代中国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1857年10月,当西方殖民者屡次提出无理的“修约”要求遭到拒绝之后,英、法两国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派全权大使额尔金和葛罗各率本国侵华军队齐集中国香

近代中国会党问题讨论综述

所谓秘密社会,就是指存在于民间的各种秘密结社活动,多以“社”或“会’相称。首先,秘密社会与民间结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各种结社的互助方式,就为秘密社会所吸收,采纳。其次,秘密社会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