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与江南社会变迁

来源:王朝搜索
 
太平军与江南社会变迁

1853年2月,太平军由武昌东下江南,帆幔蔽江,炮声遥震,沿江州邑,莫不望风披靡(注:张德坚:《贼情汇纂》卷5,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三),第141-142页。)。3月20日,太平军挟千里席卷

“围魏救赵”:太平军二破清军江南大营之战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形势图 1856年9月,太平天国发生了内讧,自相残杀达数万人之重。1857年5月,翼王石达开负气出走,带走太平军十余万人。从此以

浅谈晚清社会变迁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所谓社会就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麽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他又说:“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

赣南的农村墟市与近代社会变迁

一、引言 墟市是赣南地区农村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侧面。近年来,农村集市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史研究的热点(注:关于中国农村集市的研究,可参见钟兴永《近十年中国集市贸易史研究概述

孟彭兴16、17世纪江南社会之丕变及文人反应

16、17世纪江南社会之丕变及文人反应 孟彭兴 (一)明王朝定鼎以后,南京作都53年。其间,洪武皇帝曾以元氏阍弱,威福下移,近世风俗相承,流于僭侈,至闾里之民服食居处,与公卿无异为由,对江南进行打

洪 璞乡居·镇居·城居——清末民国江南地主日常活动社会和空间范围的变迁

乡居·镇居·城居 ——清末民国江南地主日常活动社会和空间范围的变迁 洪 璞 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延续到民国时代,地主由乡村向城镇的移居,可以说是一股不大不小、不急不慢的潮流。学术界关于这一

太平军与捻军联合抗清斗争(1854——1864年)

一、太平军与捻军联合抗清斗争关系的确立 一八五三年二月,太平军攻克安庆。太平天国奠都金陵后,为了巩固革命政权,洪秀全派兵进行北伐、西征,北伐军、西征军均途经安徽,先后攻占蒙城、亳州、桐城、舒城、庐

水资源环境变迁与乡村社会控制———以清代汉中府的堰渠水利为中心

一 引 言 汉中地区位于秦巴山区西段,“群山环抱,汉江合流。内为平壤,外则险。周以崇山峻岭,倚天插戟,断崖裂岫,蛇退猿愁”(p17)。清代隶属于汉中府,领一州(宁羌)八县(南郑、褒城、城固、洋县、西乡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

一 前言 社会变迁的理论很多,有的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旧的、稳定的、和谐的、整合的社会,转变成新的、稳定的、和谐的、整合的社会的过程,就是社会变迁。一个旧的社会,当社会发生垂直或/和水平流动的时候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沈渭滨 长期来,由于社会史研究的偏废,史学界对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整合研究是很不够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的论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