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震动中外的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从广西打向长江下游,1853年3月19日,举攻克东南重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建立了与清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严峻的形势,迫使清政府考虑怎么办?当八
湘军与淮军是晚清最重要的军事集团,对近代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镇压太平军,曾国藩组建了一支新型地主武装“湘军”,它的选将、招募、营制、饷章的制度都与绿营迥异,还装备了洋炮,开了晚清
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挽救了清王朝的命运,这既是其最大的功劳,也是其最大的罪案。在以往的研究中,褒扬曾氏的人和贬抑曾氏的人都把注意力放在研究他的这一功罪和晚年的活动上,而对这之前的十余年的京宦生涯
略论晚清北京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 孙燕京 晚清时期北京社会风尚与东南沿海地区大致相仿,呈现新旧杂陈、斑驳陆离的局面。但,风尚中趋新的出现较之东南沿海明显滞后,这既与西方生活方式在北京产生影响的时间略
曾国藩故居 十年七迁与九载虚悬 曾国藩二十八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授翰林院检讨,官衔从七品。到他三十七岁那年,即步入仕途的第十个年头,已官居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品级为从二品,跻身朝廷大员的
作者:张云,韩洪泉 isbn:10位[7205063027]13位[9787205063023]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30.00元 内容提要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后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但这个名臣的背后,有一个显着的特点,用两句话概括,那就是“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在江宁两江总督官署病故,时年61岁。李鸿章得此噩耗即致书曾国藩的两位公子曾纪泽、曾纪鸿,痛表哀悼。他说:“鸿章从游几三十年,尝谓在诸门人中受知最早、最深,亦最亲切。”在给他
“我觉得晚清史的确是十分精彩的一段:政治风云变幻,社会急剧动荡,新旧杂陈,光怪陆离,宛如一个巨大的旋转舞台。只可惜没有人能够撇开意义世界不管,仅仅以这种审美的眼光来阅读晚清史。人们可以嘲讽‘读三国
交通系是清末民初伴随着铁路、航运、邮政、电报所谓交通四政的发展而崛起的*派系集团。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封建王朝统治能力的削弱,中央权威的缺失使社会*生活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派系集团,分享清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