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儒林外史》中提到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

来源:王朝搜索
 
释《儒林外史》中提到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

《儒林外史》中涉及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的地方很多,这在作者当时的人看来,是用不着解释的。到了现在,事过境迁,就需要作一些简单的说明了。 《儒林外史》的作者把他所叙述的故事,都假托是明朝的,实际上这部小说

从《儒林外史》看清朝的居民如何贷款买房

深秋夜半,万籁俱寂,浙江省乐清县大柳村青年匡超人正挑灯夜读,忽听门外一声响,几十人吆喝起来,顷刻间几百人一起大喊,窗纸变得通红。他叫一声:“不好了!”忙开门去看,原来是本村失火。一家人一齐跑出来道:

历史迷雾:元朝真的近百年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

“八倡、九儒、十丐”这几个字在刚刚粉碎“四人帮”时,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组。中国大陆的许多人在批判“四人帮”大搞文化愚民政策、

科举施行后17位连中三元的奇才身份揭秘(图)

文章摘自《刘继兴读史》 作者:刘继兴出版社:崇文书局 戏曲中常常出现寒窗苦读的主人公“连中三元”的佳话。其实,在古代的考生中,“连中三元”是非常罕见的。什么是“连中三元”呢?许多人对此并不清楚或知之

[资料]三国官职表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官职

三国官职表

三国官职表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

宋朝和元朝的科举情况

历史 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中,设立的考试科目也很多,主要有进士科、制科、词科等,此外还有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 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由于参加

南北朝官职制度-任用制度

历史 任用制度 经过选拔有关人员便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但对这些人如何使用,是临时使用还是长期使用,是试用还是实用,任用其担任何种职务,给予什

南北朝官职制度-考课和奖惩制度

历史 封建统治者深深地懂得,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安危。因此,他们总是尽最大的可能来对全国官吏实行全面监控。除了建立单线垂直形的监察体系之外,还推行一套自上而下的严格的考课和奖惩制度。 考

一个通向皇帝宝座的官职:五代时期的殿前都检点

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四月,周世宗柴荣亲率大军北征契丹。周军所向披靡,很快攻取了燕南数州,沿边城邑皆望风而下。世宗正当准备挥师直捣幽州时,不幸得了重病,于是只得下令班师还京。 周军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