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浅议清代义图制度在我国传统社会,那些热衷于乡村相助相恤、孝友睦族的善行美德,常常被冠以“义”的评价和推崇,如义门、义民、义士、义举、义庄、义田、义冢等。这种基于道德力量所建立起来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治理方式,曾经在我国封...查看完整版>>
浅议清代义图制度
02.
清代官员补缺制度研究清代的官缺制度是清代选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朝最高统治者操纵和控制各级官僚机构权力再分配的一项重要制度,过去对它的专门研究还有欠缺,因此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试图对这一欠缺加以弥补,敬请方家们...查看完整版>>
清代官员补缺制度研究
03.
清代海外领事制度论略一外国正式向中国派驻领事,始于1842年。中英《江宁条约》首次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派设领事。此为外国在华设领之始。随后,美、法、俄、德等国也先后在各口设立领事。...查看完整版>>
清代海外领事制度论略
04.
清代官印制度综论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可资汲取的文化积累与统治经验良多,在各种制度方面都有集大成的特点,官印制度亦是如此。本文将从清代官印使用的不同阶段特点、官印的铸造与管理机制及官印本身特质等方面进行考...查看完整版>>
清代官印制度综论
05.
清代县官制度述论作为封建社会基层政权机构代表的县官,在国家政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清统治者也深刻认识到“亲民之官”乃吏治之基,因此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完整的县官制度。笔者利用内乡县衙——国内唯一的县衙博物馆这个得天独厚...查看完整版>>
清代县官制度述论
06.
贞女难当 清代严密的贞节审核制度中国历史上不缺少贞节女人,历朝历代政府对贞节女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表彰。甚至专门成立一些类似于“全节堂”、“保节堂”的机构,大肆提倡贞节,收容安置贞女、节妇。在此基础上,有人苦心孤诣地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查看完整版>>
贞女难当 清代严密的贞节审核制度
07.
[转帖]清代武举制度述略马明达 一 我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700)“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①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武举...查看完整版>>
[转帖]清代武举制度述略
08.
清代的监察制度历史 一、都察院和各道御史明清两代监察制度的职责基本相同,但在辖属关系、官员配置以及具体运用上。亦各有其特点,今分述之。明代将前代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都察院是专门负责维持封...查看完整版>>
清代的监察制度
09.
清代救灾法律制度述评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无时不遭到天灾的打击和困扰,传统的农业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体经济和国家经济也同时步履蹒跚地发展着。但虽如此,久远以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与自然灾害进...查看完整版>>
清代救灾法律制度述评
10.
清代的国史馆及其修史制度清代的国史馆,是掌纂修清朝历史的常设性专门机构,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正式设立,到宣统三年(1911)被北洋政府接管,200多年间,国史馆先后纂修各朝纪、志、传、表及大清一统志、皇清奏议等史籍40余种1。在纂修...查看完整版>>
清代的国史馆及其修史制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