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康雍朝的捐纳制度及其对铨制的影响捐纳为我国历史上的捐粟纳官制度,作为一项解决或缓解财政拮据与匮乏的经济手段,它曾被一些统治者所倡导,但它却无法纳入传统*的规范体制中。降及清初亦有捐粟纳监之制,但仅属于捐虚衔和捐出身之例。康熙年间,因用...查看完整版>>
清康雍朝的捐纳制度及其对铨制的影响
02.
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图)两宋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古时期森严的良贱制度也逐渐被打破。宋仁宗时赋予了私人奴婢编户齐民的法律地位,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后官奴婢制度消亡。无论是在中国封建法制史上,还是从世界中世纪法制史...查看完整版>>
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图)
03.
清代官员引见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清代,对官员的考核、以及在考核基础的简拔或降革,是在继承明代大计(1)、京察(2)的基础上形成的,亦即通常所说的“清承明制”。实际上,清代的官僚制度并非完全因袭前朝旧制,对武官进行考核的“军政”(3)及本...查看完整版>>
清代官员引见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04.
明代四辅官制度的设立及其失败历史所谓四辅官,是仿效古代设立三公四辅的传说设立的。据说周文王就设置过四辅官。朱元璋在宣布永远废除丞相制度后,便从古代的官制、官名中找依据,企图建立一种符合自己需要,有用而无害的辅政制度。四辅...查看完整版>>
明代四辅官制度的设立及其失败
05.
清代的国史馆及其修史制度清代的国史馆,是掌纂修清朝历史的常设性专门机构,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正式设立,到宣统三年(1911)被北洋政府接管,200多年间,国史馆先后纂修各朝纪、志、传、表及大清一统志、皇清奏议等史籍40余种1。在纂修...查看完整版>>
清代的国史馆及其修史制度
06.
《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历代政权的兴亡治乱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衰替。唐代均田,故有贞观、开元之治;明初裁抑豪强地主,因而国...查看完整版>>
《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
07.
50年来中国*制度史研究及其展望一、建国后十多年中国*制度史研究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制度史研究始于20世纪前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论等方法的传入,中国*制度史研究开始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在近半个世纪里,中国*制度通史、断代史等都取得...查看完整版>>
50年来中国*制度史研究及其展望
08.
50年来中国*制度史研究及其展望(2)四、90年代中国*制度史研究中国*制度史研究进入90年代,呈现出与80年代不同的形态:那种沸扬与*冷静下来,那种气魄与声势得以缓和。换言之,对历史的剖析转而为对现实的关注,表面的热情变为内在的深思。可以说,90年...查看完整版>>
50年来中国*制度史研究及其展望(2)
09.
清末司法改革对皇族司法制度之影响清代,皇族依专门的司法制度维护皇室特权。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司法改革,建立了新的皇族诉讼审判制度。本文拟依有关档案资料,就清末司法改革对皇族司法特权的限制以及对皇族司法制度的评价试作粗浅...查看完整版>>
清末司法改革对皇族司法制度之影响
10.
维新变法中康有为的创教努力及其影响引言以往研究维新变法历史的一些主要学者,注意到康有为为减少推进变法的阻力,利用了孔子这个招牌:但是只是把这作为他变法的权宜手段来看,是新内容而旧形式(注:“他把资产阶级需要的东西,挂上孔圣人的招牌”(p...查看完整版>>
维新变法中康有为的创教努力及其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