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鸦片战争以来,传统社会陷入长期的动荡,旧意识与新观念既彼此冲突又相互交织,*、经济结构的近代化缓慢启动。镇江地区不仅较早受到西方列强的经济渗透,并且进而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冲击。
“塾”原为西周古代地方初级官学,至战国私学兴盛,逐渐演化为私学的一支,成为我国传统的民间办学形式。作为江南历史名城的镇江,私塾教育曾经盛极一时。20世纪初期,清政府废科举,兴新学,镇江开始实施近代教育
影响深巨的进步思想旁征博引,用丰富而翔实的材料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思想历史画卷,既肯定了近代的思想先驱们在寻求救国真理时取得的成就和表现出的爱国精神,又分析了他们在探索、实践中的挫折和教训,使纷纭复杂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着重要联系。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涉足在灾荒史领域的研究者并不多。80年代后,随着社会史的复兴,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观。近
1987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刊载了如下一条消息:“据民政部农救司今天提供的资料,近年来交替发生的旱灾、风暴灾、霜冻灾、病虫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使我国农村每年平均有五、六百万间民房被毁坏,有五六千人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由桑咸之、林翘翘编著的《中国近代*思想史》(以下简称“桑著”)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各族人民大众同帝国主
五十多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新时期以后,取得了更为突出的成绩,这主要体现在对精英思想的研究上。几十年来,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些理论和
前 言 在我国的中外历史比较研究中,投入力量最多,取得成果最丰硕的,当推近代中日比较研究。在全面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之前,有必要先简要回顾一下此项研究的历程。 早在1861年,冯桂芬就将当时中日走向世界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由于帝国主义的扩张,我国西南东三面许多国家都先后沦为各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从而使原本为中国藩篱和屏蔽的邻国,反倒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跳板,使得中国与几个帝国主义势力为邻,暴
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到清前期,疆域基本上固定下来,东到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领海,西到葱岭,北到外兴安岭,南到南沙群岛。在广袤的疆域内,既有中原内地,也有边疆地区(包括陆疆和海疆)。中国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