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不断冲击着中国城市社会的各个方面。在逐步强化的西方影响中,中国城市消费生活由封闭、单一、慢节奏的农业生活方式逐步向开放、多元、快节奏的工业生活方式变迁。在这一变迁的过程中
中俄两国是近邻,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边界线。两国分别是以汉民族和俄罗斯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两国疆域的形成都是在原来各自历史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本文所说的中国疆域,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前中国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陆续入居澳门,开展对中国及远东地区的贸易。在此后400多年的中外贸易史上,澳门几度经历盛衰浮沉的变迁。 其中,最后一次变迁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末至20世纪上半叶。近代澳门贸易地
一、引言 墟市是赣南地区农村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侧面。近年来,农村集市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史研究的热点(注:关于中国农村集市的研究,可参见钟兴永《近十年中国集市贸易史研究概述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打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上,中国的主权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已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经济上,外国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逐渐破
论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及其特征 曹锡仁 正像中国自古以来就走着一条与西方迥然不同的道路一样,当中国告别古代迈步进入近代的时候,也走上了别具一格的独特路径。为了把握中国近代的社会结构及其特征,必须客观
这篇文章是我近几年来探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研究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必须涉及到的重要方面。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状况的研究,在近三十年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中,有很大的进展。虽然现在离作
近代农民起义的特点是什么?毛泽东同志成功领导的中国革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巨大作用。在他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在同来自于共产国际的教条主义倾向的斗争中,毛泽东显示了他独特的不唯书,
所谓社区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和生产的一定区域,它既是一个经济单元,也是一个文化组织。一个区域的文化行为大多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也就是一种文化结构的缩影。因此,德国学者腾尼斯称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客观运动过程,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是客观存在。发展与衰落是事物存在、运动趋势的两种背向运动。城市“是直接从生产中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