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苏州地方自治略论

来源:王朝搜索
 
晚清苏州地方自治略论

民国年间蓬蓬勃勃的地方自治活动已经引起史学界相当的关注,相关的论文不时见之于报刊杂志。但对民国自治运动的发端源头——晚清地方自治,史学界则似乎有意无意地予以回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辛亥以降,受资产阶级

略论晚清碑学人文精神与社会变革思潮

有清一代,学术文化潮流此起彼伏、风云激荡,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三百年间,自清初反理学思潮中闪现的富有启蒙精神的异端思想和人文主义的潜动,直至中晚期后西学传入、历史文化反思和维新思想的兴起,无

略论晚清的 出洋 与“开眼”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马克思所审视和揭明的这一历史事实,对于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悲喜剧的混合。无论怎样,与外部世界的隔绝状态是不能继续存在下去了,“接触”成为

略论辛亥革命前夜的晚清社会

1644年,一个年仅6岁的顺治帝福临,由孝庄太后抱着入主皇宫,开创大清基业;267年后,又是一个6岁的宣统帝溥仪,由隆裕太后抱着退出皇宫,结束了大清王朝。历史是如此捉弄爱新觉罗家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略论外籍雇员在晚清军事近代化中的作用

晚清时期,为数不少的受聘洋员活跃在中国军事领域,他们对中国的军事近代化事业产生过重要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一协助购买西洋军事装备,构筑防御设施 面对西方的直接挑战,思想家魏源在近代中国第一

略论晚清福建船政与台湾经济近代化

晚清进入同治、光绪两朝,与我国福建及东南诸省的经济近代化步伐紧密相关的事件千头万绪,笔者以为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两件大事,其一是福州马尾船政局的开办,其二就是台湾经济的近代化。本文以此为锲入点,谈谈一些不

地方自治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参与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清朝*的腐败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掀起革命与立宪两大*革新运动,目的均在于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制,通过变革传统君主专制*,谋求中国的独立与富强,使中国走上

略论洋务运动与晚清政局之关系

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由于是晚清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手握中央和地方军政大权的官僚搞起来的,它的发生和发展自然与晚清政局的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就洋务运动与晚清政局的关系作一粗略的考察。

略论曾国藩、湘军与晚清督抚专政局面的形成

1851年震动中外的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从广西打向长江下游,1853年3月19日,举攻克东南重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建立了与清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严峻的形势,迫使清政府考虑怎么办?当八

孙燕京略论晚清北京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

略论晚清北京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 孙燕京 晚清时期北京社会风尚与东南沿海地区大致相仿,呈现新旧杂陈、斑驳陆离的局面。但,风尚中趋新的出现较之东南沿海明显滞后,这既与西方生活方式在北京产生影响的时间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