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来源:王朝搜索
 
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1964-1965年,施坚雅发表了3篇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专论,对中国市场体系初步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模式。(注:G.William Skinner,"M arketing and Soci

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述评

一、研究发展概况 中国近代海关史的研究始于民国初年。此系当时国人力争关税自主这一社会思潮的产物,其内容偏重于关税问题。然持续时间甚短,自本世纪30年代后便渐趋沉寂。[①]新中国成立初期,由陈翰笙、范文

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参政的三种模式

在中国近代的*格局中,知识分子群始终扮演着极为重要而又积极的角色,他们或辅佐帝王,或以论干政,或直接成为倒转乾坤、叱咤风云的政坛英雄。由于受到地域氛围、历史条件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限制,他们的从政途径呈

近代中国对外模式及演化

近代中国的对外模式定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其后虽然有所发展和演化,但其基本定式并没有改变。它是中华民族“华夷观”在对外关系方面的直接反映,也是大清统治者因循守旧唯我独尊心理的表现,以此模式对付西方资本主

关于中国近代秘密社会史的研究

(一)深入进行中国近代秘密社会史的个案研究中国近代秘密社会中有无数的结社名目。鸦片战争前,黄爵滋在其所上《敬陈六事疏》中,曾列举过一些名目说: “以臣所闻,直隶、山东、山西之教匪;河南之捻匪;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因此历史人物研究便自然成为历史研究的主题之一。在50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中,数量最大、突破也最大的当数历史人物研究。全面评述50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成就,断非笔者所能

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着重要联系。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涉足在灾荒史领域的研究者并不多。80年代后,随着社会史的复兴,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观。近

论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

1987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刊载了如下一条消息:“据民政部农救司今天提供的资料,近年来交替发生的旱灾、风暴灾、霜冻灾、病虫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使我国农村每年平均有五、六百万间民房被毁坏,有五六千人

近代中国家庭史研究漫谈

家庭史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具有显而易见的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作了许多可贵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不少问题的论述和分析亟待充实和深化。 我们的不少家庭史研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思想史在我国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我国悠久的史学发展史上,思想史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史资料以及独特的理论方法。但思想史的概念却是在本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而来的外来词,30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