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美国历史评论》的中国研究

来源:王朝搜索
 
1990年代《美国历史评论》的中国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澳门 的先后回归、经济领域与国际标准的进一步接轨,所有这些变革都毫无疑问地引起了世 界的广泛关注。与各国的*家、战略家一样

评论:美国没资格对中国提核透明

资料图:美国战略导弹所配的分导式核弹头 美国国防部3日公布其核武库数量,这种“带头透明”使其站上新的道德“制高点”。美国同时要求其他核国家效仿

美国专家:中国难保甲午战争的历史不会重演

两场重头戏一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研讨会;另一场是赖斯国务卿的亚洲政策演说,尽管她的主题是朝鲜,却也提到中国军力提升令人不安的局势,呼吁中国善用其上升的国力,做好"负责任合伙人"的角色。 这两个节

评论一个美国人看中国的话片面了些

我:你们为什么和中国过不去? 戴:就我看来,美国和谁都过不去,包括盟友和自己,更不要说是你们中国。许多对美国不利的事情,反而是美国人自己揭露出来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布什政府杜撰出来的,但

欧洲震撼中国人的评论:中国与美国在公海较量!!

奔赴亚洲海域参加军演的美国海军阵容庞大,前有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开路,后有二十多艘舰艇和潜艇压阵,空中还有一百多架飞机。韩美此次军演,头号“假想敌”自然是朝鲜,在“天安号”事件导致四十六名韩国海军遇难后,

美评论家:美国与中国斗的悲剧是第二个前苏联

多伦·菲特西雅克(美国左翼评论家,作家。他的报告并不十分出名,而且还会遭到美国军方怒斥。但是,他的报告至少还有可以看的地方--弗兰克·贾菲斯):谁!明天可以航行在大洋上? 多伦·菲特西雅克:不

美媒惊叹:美国高铁中国造?历史画下惊叹号!

采用中国技术的高铁列车奔驰在美国大陆,这个梦想可能照进现实。6月17日,“高速铁路:2010”国际会议在洛杉矶召开,中国铁建、中国南车等4家中国企业,带着“中国制造”的经验和“中国创造”的技术前来参会

看看美国历史教科书如何讲中国

美国许多中学都采用一本题为《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的教材,供10-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课本是彩色精装书,洋洋洒洒1000页内容里有60页是有关中国的,中国历史

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国史研究

“全球性”已成为当代历史研究的本质特征。出于对此点的深刻认识,美国的中国史学者以开放的态度不断吸取和借鉴国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尽力做到为我所用,从而使美国的中国史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将

近三十年来美国的中国地方史研究

美国中国史学界“把中国广大国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历来成为风气。”然而,2 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研究中国史的学者——特别是年轻的一代,逐渐将研究的焦点从过去的“整体研究”转到地方史的研究上。这些学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