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制度

来源:王朝搜索
 
晋国*制度

历史 公元前633年,晋国始“作三军”,以“郤縠将中军”①(《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此为郤氏始兴。公元前632年,郤縠卒,“原轸(即先轸,原为其食邑,晋人多以食邑为氏)将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国-制度

此为知氏(中行氏之别支)始兴。公元前560年,“荀偃将中军’(《左传》襄公十三年),代知为政。公元前554年,荀偃死,士匄为政,范、栾二氏不和,士匄逐栾盈,晋内乱。越二年,栾氏亡。公元前548年,士匄

秦穆公为何要救济闹饥荒的晋国?(图)

秦国则有一点特殊。 我们从秦穆公说起。前面说了,霸主不是活雷锋。但是,你看《左传》或《史记》里秦穆公的故事,第一印象,这位霸主还真是活雷锋。 当然,要讲一个好人的故事,还一定需要一个坏种做陪衬。这个

考古知识—-晋国故城遗址

地理位置: 东周时期晋国晚期都城,位于山西省侯马市。 形成年代: 公元前585年~公元前416年。 发掘年代: 1952年至今。 简 介: 晋国故城遗址是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的旧址

《赵氏孤儿》背景:春秋晋国赵氏含冤被族灭(图)

由于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广泛传播,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含冤被族灭几乎成为妇儒皆知的历史故事。查诸《史记·赵世家》的记载,其事件轮廓、思想倾向与元杂剧基本一致:晋景公时,司寇屠岸贾专权,嫉恨忠臣赵盾,遂于

河北武安发现战国赵国与晋国之间“屯兵城”

记者从河北武安市文物保护所获悉,武安发现一座战国时期赵国与晋国之间“屯兵城”遗址。 “屯兵城”遗址位于武安市石洞乡曹子巷村内,平面呈方形,东西长350米,南北宽350米,占地面积122500平

晋国故城遗址

地理位置:东周时期晋国晚期都城,位于山西省侯马市。 年 代:公元前585年~公元前416年。发掘年代:1952年至今。简 介:晋国故城遗址是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的旧址。古城址南北长约1400

如何完善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

结合我国宪法关于人民主权原则的规定,谈谈如何完善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村民自治为核心

梦断天宝:说说导致唐朝“安史之乱”的制度原因(2)

而跟边庭军队这些好战分子相反,内地却是文恬武嬉不识兵戈数代人,也就是说根本不知道兵器怎么用了,安史之乱打来的时候,内地守城的有些士兵甚至听到军号就吓得从墙头上掉下来。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

梦断天宝:说说导致唐朝“安史之乱”的制度原因

安史之乱是唐朝盛极而衰的转折点,也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关于这场事件,研究的也非常多,网上的讨论则集中在河北胡化、华夷之辨,唐代军事制度自身的缺陷,穷兵黩武扩张到极点而超过内部承受力引发内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