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魏国的建立者魏文侯(名斯,前424年-396年在位)是著名的*家。他任用李悝(kuī亏,约前445年-395年)为相,约于前400年左右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李
(前455—前395)战国初人。初为魏国上地之守,后被魏文侯任为相国,主持变法,主张“尽地力之教”,奖励农耕,增加产量,充分利用空闲之地,栽树植桑,多种蔬菜瓜果。同时播种各种粮食作物,以备灾荒。又
战国初期,李悝为魏文侯相,主持变法,农政方面有“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刑法方面则著有《法经》,施行法治,从而使魏国迅速强大起来。《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李子》三十二篇,列为法家之首,已失传。然
老师不知的论文,八百字以内,各位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帮帮忙哦李悝————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 其一、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地主
魏五铢 刘焉五铢(左)和蜀五铢(右) 孙吴的大泉五百 本文摘自:《说钱》作者:卢晓刚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一首关于“古怪五铢钱”的民谣 董卓控制了朝政,就想铸钱。铸钱的铜不够用,就把民间的铜货
核心提示:魏延还是想抢先奏报朝廷,指控杨仪反叛,希望舆论支持自己代丞相之位,根本没有叛逆之心。如果反叛,何不北向投魏?倒是杨仪,后因未得到丞相之位(诸葛亮早已察觉杨仪心胸狭窄,不能为相)后悔没有率兵投
虽然下列数据也许有不确实之处及存在异议的地方,但就总体而言并不影响最终品评。 一、究竟谁是抗魏的主力 三国时期,魏强而吴蜀皆弱,所以三国鼎立的前提是吴蜀联合抗魏。那么吴蜀两国中谁的贡献更大呢?
.司马懿得到魏国主要原因无非这几点 a,有才干和谋略,做事情干净利落(详见平孟达),为人低调 b,曹氏后人昏庸无能,曹丕在位时,以及曹真辅政时(也就是说曹家原来那些久经考验的老一辈真有本事的还在的时候
三国时期魏国发明家马钧发明的翻车的制作原理是什么风力:加个传送带就ok,至于怎样装,就是你的问题了 水力:原理同风力,只是多了一步,就是要加装个水轮机 畜力:还是一样的原理,让它拉磨盘,磨盘不就相当于
如果将翻车改装为使用[畜力.水力.风力"来带动.要使用什么装置改造翻车?风力:加个传送带就ok.至于怎样装.就是你的问题了 水力:原理同风力.只是多了一步.就是要加装个水轮机 畜力:还是一样的原理.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