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德国的大西洋女皇――不莱梅号邮船 20世纪20年代,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的大型邮船之间展开了横渡大西洋最快速度的蓝飘带奖争夺战。当时大西洋上最著名的邮船是英国
中华海洋文化的一朵奇葩 新华网福州7月7日电(记者王凡凡)郑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都要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累驻于斯,伺风开洋”。由此可见,如果说南京是决策地、策划地,太仓是始发港、起锚地,那
“无声炸弹”设计草图 纳粹德国 在二战末期曾打算秘制一种无声的飞行炸弹来打败英国,这种炸弹外形和飞镖非常相似;日前历史学家对外披露了发生在60多年
国防部网远望五号船10月29日电据解放军报记者王瑶、通讯员刘涵喆报道:记者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其所属的三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远望三号、远望五号、远望六号已全部抵达太平洋预定海域,天宫一号/神舟
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长达二到三年,人数多达二万七八千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会不会挨饿?途经国家和地区的各种食物他们是否有福消受?为什么郑和的船队不曾面对哥伦布、麦哲伦船
攻击SC-118护航船队 出自:德国潜艇战(www.uboat.cn)作者:刘杨 战斗在SC-118护航船队离港出发伊始就拉开了序幕。1943年1月,德军情报部门――B部队破译了部分
郑和航海图 本文摘自:《帝国创伤——重述中国晚近历史的悲情片断》 作者:祝勇 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 1421年开始的郑和第六次航行,为历史探索者设置了许多艰涩的谜局,那几只分船队的去向一直处于人们的
资料图:2009年8月28日,山东滨州,中海太阳岛上的郑和青铜雕像。中新社发 梁宝海/摄 中新网11月30日电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一封电子邮件、一通电话,以及一枚黄铜圆牌,激发李兆良追踪郑和船队
郑和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航海家,他率领的船队七下西洋,先后访问了亚洲、非洲等37个国家和地区,书写了我国航海史上的壮丽篇章,提高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今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