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结果

来源:王朝搜索
 
文化交流的结果

唐代的中国与中亚的伊斯兰教帝国,都曾有实测子午线之举。两者所用的方法,有为相像。中国的实测比伊斯兰教帝国的实测早了一百余年。以两个文化体系的天文学传统而言,中国以圭表日影推算各种数据,由周髀以至大衍,

高清组图: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与驻地友军文化交流

中国第十二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进驻任务区以来,圆满完成联利团赋予各项任务,积极搞好与驻地友军的军事协作,同时与驻绥德鲁地区的印度警队、巴基斯坦快反营等联合国部队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宣扬中华文化,

文化碰撞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德文化交流

大约从18世纪末叶起,随着西方商人和旅行家有关中国的报道日增,以往耶稣会士笔下对中国的理想主义报道被挤到一边。商人们对中国文化或者对“中央王国”的精神生活少有兴趣,只对对华贸易和赢利兴致勃勃。在欧洲,

[转帖]伟大的明末东西方文化交流

伟大的明末东西方文化交流 一道闪电 有人说 康熙、乾隆时候也有传教士也有洋人的宫廷画师,康熙也爱好数学、科学。但是满清一直坚持内外有别的政策。科学、洋人连同钟表,洋枪一样不过是皇室宫廷的玩艺,

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与近代化(组图)

何兆武1921年出生,1939年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系。1956年到1986年为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曾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1986

吐蕃经略西北:阻止大食东进 促进各族文化交流

公元7世纪初,吐蕃兴起于今西藏高原。唐贞观年间,其著名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邻近的苏毗、羊同等,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军事、行政和法律制度,吐蕃开始强盛起来。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利于吐蕃向

明清时期的北京教堂与中西文化交流

历史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也是世界闻名的大都会。她历史悠久,规制宏伟,人造物化,衣冠毕集,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据史家考证,至今她已有3060年的建都史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应被遗忘的人物——陈季同其人其书

提起陈季同,今人能知道的怕是很少。他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但被遗忘的不一定就是该遗忘的。至少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陈氏本应占有一席之地。就近代中国人而论,唯有他同辜鸿铭、林语堂三人用西文所写的介绍

朝鲜赴清朝使团的文化交流活动

一、在稳定的宗藩关系中,文化思想交流活动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最早与中原王朝建立直接的册封—朝贡关系的朝鲜半岛古代国家是百济,1东晋义熙十二年(416),东晋安帝遣使册封百济腆支王为“使持节、都督百济诸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知识分子是外来文化的传播者和介绍者,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一种外来文化能否被社会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