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彩陶人面鱼纹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图二、彩陶瓮(半山类型) 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一系列5000—6000年前的城址和文字、铜器等“文明”史迹不断被揭示,给传统“中原三代中心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石钺 东山村遗址出土的文物是目前中国研究古代社会分层分阶出现的最早实例。 东方早报1月25日报道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成为“崧泽王”。这个被称为“崧泽王”的张江港东山村遗址创造了多项之“最”,其中编
据《甘肃日报》4月14日报道,甘肃省专家经过十多年对大地湾遗址的考古发掘及深入研究,以及对大地湾遗址周围地区的考古研究表明,甘肃东部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孕育周、秦、汉、唐等文明古国的核心
长沙十一月十六日电()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标本出土地——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近日迎来中美联合考古工作队,人类稻作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有望因此揭开。 位于湖南道县寿雁镇的玉蟾岩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中,山丹县在该县大马营乡花寨楼庄村发现大型“过会台”古文化遗址。该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350米,占地87500平方米,地形地貌独特,在遗址四周沟壑、断崖处灰层内夹杂
最近10多年,中国考古学再度成为世界人文学科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系列5000—6000年前的城址和文字、铜器、礼制建筑等“文明”史迹不断被揭示于中华大地上,给传统文明观中的“中原三代中心论”提
最近10多年,中国考古学再度成为世界人文学科关注的一个焦点。一系列5000—6000年前的城址和文字、铜器、礼制建筑等“文明”史迹不断被揭示于中华大地上,给传统文明观中的“中原三代中心论”提出了新
新华社报道与其他地方的农民不同,住在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附近的仰韶村村民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规矩:不起坟,不打窑,不深翻土地,也不挖沟挑壕,甚至不能打井修渠。尽管这一切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生产、生活
本报记者陈四四为什么成都平原会出现三星堆文明?为什么在三星堆末期会出现金沙遗址?成都平原上文明的走向线路是怎么样的?如今,这一系列问题或许将有新解答。16日,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江章华告诉记者,中美
12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在珠海举行。与会考古学家和玉学专家认为,发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