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胜侗族姑娘的纺车,是一件重要的嫁妆。可是它不在姑娘出嫁时抬去,而在出嫁两三年后,举行一定的仪式,才抬到郎家去。 侗家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姑娘嫁后两三年内,农忙时节到郎家,农闲时节住娘家
一位醉心于古币收藏的朋友,在20世纪80年代的 某一天途经西安市郊区农村时,从一架被老年农妇当做 废物弃置的纺车上,发现了一枚古代钱币。这枚古币是 农妇夹在纺车的木架上当做转轴用的,已经遭到严重磨 损
被迫为女儿筹备实物嫁妆的风气从宋朝初期开始增长。到11世纪中期,事情看起来表现为,嫁女比娶妇要花更多的钱财已成理所当然。比如,范仲淹(989—1052)1050年为义庄制订支出的规则时,划出30贯
近年来,白木类民间家具及器物的收藏,正被业内人士看好。这些原来不被重视的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俗物品,得到越来越多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开始登堂入室,成为一些有品味的家居陈设新宠。 “十里红妆” 所谓“十里
穿长袖襦的宋代妇女(重庆大足宋代石刻) 本文摘自《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作者:伊沛霞(美)江苏人民出版社 被迫为女儿筹备实物嫁妆的风气从宋朝初期开始增长。到11世纪中期,事情看起来表现为,嫁女比娶妇
本文摘自《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 作者:伊沛霞(美) 江苏人民出版社 被迫为女儿筹备实物嫁妆的风气从宋朝初期开始增长。到11世纪中期,事情看起来表现为,嫁女比娶妇要花更多的钱财已成理所当然。比如,范仲
我今年32岁,河北人,长得一般,有点黑,算是丰满,130多斤。咱是没什么姿色,但是咱不缺票子。北京5套房产就是资本! 一套在丽湾,80多平的,有了地铁就是抢手货;一套在亦庄,60多
蒋介石生前居住的士林官邸 据台湾TVBS电视台报道,蒋介石生前居住的士林官邸虽然开放了,但蒋介石住的正房,一直从未对外开放过,这让长期提倡开放官邸的团体很不满;昨天上午,民代前往正房会勘,让从未曝光
与平察交界的贵州山区侗族,还流行着“抢新娘”的风俗,它是结婚时一定要举行的一种仪式。 男家的“抢新娘”的队伍都是些年轻人,男女都有,什么礼品都不带,倒带了些绳索扁担,真象个“抢”的样子。
汉中地区有句俗语:“嫁妆没腌菜,女儿头难抬”。当地风俗,嫁妆中必须有腌菜。女儿长到十七八岁,母亲就开始为女儿做“嫁妆菜”。其品种越多,女儿显得越光彩。这风俗,在南郑县的南海、红茶、黄官等区,尤为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