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 我们都知道,在汉高祖刘邦的心目中,所谓的“兴汉三杰”即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中,居功至伟的张良毫无疑问地应该位居首位。后来韩信被诛,萧何坐牢,只有张良的结局是最好的。 此后,张良便日渐成为中国所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贵族出身、很有点儿真才实学的张良与刘邦在留城一见,马上“以《太公兵法》”作为见面礼归顺了刘邦,从此终身不渝。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拿着点儿东西作为见面礼归顺刘邦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偏偏
因为韩信要挟过刘邦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912/12648553.html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齐地
核心提示:这集体提意见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对“功劳”的标准有着一致看法,那就是:一切以军功为衡量标准! 本文摘自《王立群讲高祖刘邦:大风歌(下)》 作者:王立群 出版社:陕西师
刘邦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他由布衣起家,能够手提三尺宝剑,斩蛇起义,灭秦挫项,五年一统天下,建立了延续400多年之久的大汉王朝,其历史功勋当是不言而喻的。 楚汉战争之初,项羽拥兵40万,而刘
介绍一下刘邦手下的萧何、张良、韩信张良、萧何、韩信 说起汉朝的建立就离不开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的名字。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
张良是什么时候离开刘邦的张良是为了明哲保身,所以隐居起来了。赢了项羽的时候,就写下治国大纲给刘邦,然后请辞隐居山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刘邦当皇帝之后,张良就过上半隐居生活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
一、因为项羽这边有个大叛徒-项伯。项庄舞剑的时候,他还挺身拔剑护着刘邦。 二、项羽杀刘邦,是贪图他的财宝。当刘邦说愿意把财宝都给项羽时,项羽就没必要杀他了。 三、刘邦都不杀,还杀张良干什么?一、因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