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8.9厘米、宽2.1厘米、高3.4厘米。这是皇帝调发军队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中分为二,右左半符各有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12字。发兵,必须右左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符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银、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这件战国时期秦国的杜虎符通高4.4厘米、通长9.5厘
虎符,因其形而得名,是我国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由帝王授予臣属。右在君,左在将,两半相符方可调兵。1973年,在西安市的山门口发现了一枚秦国“杜虎符”。“杜”在今西安市---长安区,持左符的将军及部队驻
制图/肖霄 中国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这一现象在军事中也得到极大体现。 古时有调兵遣将用的虎符,抗日战争年代有享誉中外的飞虎队,时至今日各军区都有以“老虎团”命名的英雄团队。 虎将、虎师、虎旗、虎骑
西汉早期临袁侯铜虎符 高14.6cm,宽16.9cm。 符作卧虎形,昂首卷尾。此为符的左半,内侧有方形凹槽。虎背上有错银隶书9字:“与临袁侯为虎符,第二。” 虎符是调动军队的凭证,其左授予统军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