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因为央视拍摄的电视剧《施琅大将军》引发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期间虽不乏有识见者,但是大多比较偏颇。这样的争论是有害无益的,因此我用自己即将完成的《大世界观》理论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以与大家讨论
作者是《 波士顿 先驱 美国 人报》记者。当他听到火警后忙赶到现场,一边朝火场跑,一边把携带的两台相机调好光圈和快门,同时观察着火房屋的情况。 一名消防队员正跨
描述:过去喧闹的车间,如今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去处。 图片: 图片作者:李杰 来源/CFP 20世纪50年代前期以156个重点工程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建设、“三
高句丽历史归属问题 高句丽大部分疆域在中国境内,所以属于中国历史。对这一点没有异议。 但是,同时也属于韩国和朝鲜历史。 因为,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是同宗同族,语言相同,民族认同感一致。
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不久病逝,其子郑经继位,继续治理台湾,与大陆上的清王朝分庭抗礼。康熙帝多次招抚不成,便下决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1681年郑经突然病故,他的儿子郑
众所周知、施琅的复出,与李光地的保荐密切相关。而据有关记载,施琅曾经于事先要求李光地给予举荐。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涉及的几个方面略作探讨。 一 李光地记载说:“予初补官,渠(即施琅——引者注)时在京,……
孔维举 摄 朔风拂过,乌拉特草原远处扬起黄沙,伴着一阵急促的蹄声,骑兵营长周俊平策马而至,一个潇洒的立马动作,他出现在记者眼前。 21年前,周俊平入伍来到巴彦淖尔军分区骑兵营。这是上世纪80
父亲兄弟被杀,施琅被迫降清 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其弟施显投奔郑成功,参加
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不久病逝,其子郑经继位,继续治理台湾省,与大陆上的清王朝分庭抗礼。康熙帝多次招抚不成,便下决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1681年郑经突然病故,他的儿子
「大历史观」(macro-history)、「数目字管理」(mathematically manageable)是黄仁宇先生成学以来所极力宣扬的史学概念,前者是这种史学概念的统称,后者则是这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