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镜明 公元一**四年,即大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和大清顺治元年,有个朝鲜人来到在北京昌平县城外的 明思宗 墓前,绝食七日七夜而死。像这样微不足道的事,我国史书是绝不会记载的,但
图片: 臣朝鲜国王小李谨奏大明崇祯皇帝表-救命
朝鲜背夫,类似于川渝一带常见的“棒棒”,云贵一带的“背篼”,依靠简单的负载工具,以出卖体力为生。其实就形式上来说,更接近于我们这里常见的“背篼”,只不过他们的背篼形状有些特别。
历史 按照一般的常识,励精图治的总是那些圣明的帝王,如唐宗宋祖,秦皇汉武,康熙乾 隆;而亡国之君,不用说,那自然要么昏庸、要么残暴、要么糊涂--要么竟然是兼具三 种特色的扶不起的刘阿斗式的人物。因
历史 明思宗(1611~1644) 中国明代末代皇帝。 即朱由检 。 1627 ~ 1644 年在位。 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天启二年(162
在中国历史上1644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崇祯十七年、永昌元年、顺治元年,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年之内,紫禁城的龙椅上坐过三个皇帝。三百六十一年间后人对那一年发生在北京的历史,以及对中
核心提示:望着巍巍雄关和遍地的农民军尸体,高兴之余,多尔衮立刻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李自成仅剩数千残卒,败退永平,为泄愤,他下令剐杀吴三桂他爸吴襄,把首级悬于高杆之上。小喘片刻
核心提示: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了皇
一个励精图治、殚精竭虑的青年皇帝在短短的十七年驭内,接连颁布了六道罪己诏,向全天下的官员士绅、黎民百姓认错和谢罪,但是依旧没有挽救日渐沉沦的江山社稷,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而同时又是最为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