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亚轮”海难救生英雄张翰庭的谜样人生(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见到恩人,“金源利”船主张翰庭先生的后人;三、设立江亚轮海难事件纪念碑。

“江亚轮幸存者55年后再机会”一文,为居住在宁波的张翰庭的第五个儿子张克劬的同学读到,他看到后十分感动,立即打电话给浙江医科大学退休教授张克劬,已77岁高龄又患有心脏病的张克劬得知幸存者的愿望,十分激动,当即决定启程赴币,代表全家和这些与“金源利”有不解之缘的老人们见面。12月3日,“江亚轮”幸存者们在获救55年后,终于见到当年救命恩人的儿子。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张克劬先生痛哭流涕。他们一直不知道张家后人还在大陆,他们说:“你们家有船,大家以为你们在解放前夕早随着国民党政权逃亡台湾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张翰庭先生的夫人和孩子们解放以后一直留在大陆。

《宁波晚报》登载了这次张克劬先生和幸存者见面的消息和照片,《人民日报》等报纸也发文报道。各报倒也并不因为张翰庭被处以极刑而有所顾忌,一致盛赞了张翰庭先生的功绩,不过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是,幸存者对张翰庭的遭遇的唏嘘、不平和议论,媒体只字不提,仿佛张翰庭先生是寿终正寝。2007年,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以吕凉为主持人的“民国遗案”节目,有一档是“江亚轮海难”,节目中不但提到张翰庭先生冒着被沉没中的“江亚轮”拖翻,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极度危险,义无反顾地救起400多条生命的经过,而且还请张翰庭先生的第八个儿子张克勋先生来到节目现场,请他介绍当年惊心动魄的救人情节。讲完救人事迹,张克勋先生很自然的又讲起父亲之死,看来该节目的编导知道张翰庭先生的死因,所以张克勋先生才一提起父亲的死,编导当即就制止了他。

笔者由于一篇稿件的缘故,得以认识张克勋先生,他向笔者讲起有关他父亲判刑及平反过程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上世纪50年代,张案曾惊动过周恩来总理、谭震林副总理,陈毅市长和沈钧儒院长等领导,80年代,习仲勋副委员长也作过批示,请统战部查清情况酌处。下面将一些鲜为人知的经过作一叙述,以飨读者。

1948年12月3日下午6时多,由上海驶往宁波的“江亚轮”在吴淞口外白龙港沉没,船上4000多位乘客,有3000多人葬身海底,仅有不到900人获救。

通常情况,作为船主的张翰庭先生是不会参与船只的经营性航运的,此番随船同行出于偶然。几天前,“金源利”机帆船为上海一家水果公司将3000箱橘子从浙江黄岩运到上海,由于当时海上风急浪高,船身倾斜,致使3000多箱橘子全部滚进海里,航运中惨重损失的计算以及如何赔偿,都只能由船主张翰庭先生亲自出马与货主谈判。张翰庭在上海与货主谈判完赔偿事宜后,于1948年12月3日,搭乘自家“金源利”机帆船返回浙江温岭,出上海行驶未远,路过吴淞口白龙港时,正值“江亚轮”遭遇灭顶之灾……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7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