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谈阎锡山:迷信生辰多次改地名(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阎一天的生活

侍从秘书们,以及阎的军政高干们的生活,几乎都是围绕着阎的日程安排时间表来转。大家都起早睡晚。我们几个秘书经常以“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的诗句,形容高干们黎明起床,赶到阎的公馆外边,听候召唤的情景。

阎的每天生活,都是头天晚上由检点参事拟出次日的时间安排,经阎同意批“可”后,照作息时间表进行活动的。阎可能由于年老的缘故吧,他醒得早,起得早。一般四时半或五时就起床了。接着吃早点,稍事休息后,便开始批阅由长官部机要处长吴绍之呈送的电报和重要文件。六时至七时半参加朝会。那时阎统区都要在统一时间召开朝会,各县都有无线电联络。阎在克难坡讲话,晋西各县都能听到。朝会内容大都针对当时所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或传达或议论。有时由军政负责干部宣读些文件,秘书们宣读些重要函电或“手谕”。最后由阎讲话。阎因事未能出席时,大多由赵戴文、杨爱源代理主持。各专、县朝会都由当地驻军的军师长或地区统委、专员领导。阎参加朝会入场和出场时,同志会的专职干部照例带头呼喊“会长万岁!”之类的口号。朝会结束,阎稍事休息。从八时至十二时接见杨爱源、孙楚、王靖国、赵承绶、梁化之、王怀明、薄毓相、邱仰浚等研究工作或召开组政军教经某方面的会议。阎每天中午饭后,要睡一两个小时。他不是和衣而卧,是如晚上脱衣就寝一样。据副官们说,这叫做“子午觉”,是养生之妙法。一天等于有两个早晨,睡起精神极其健旺,这是他年岁虽高,而精力旺盛的原因之一。他醒来便拍巴掌叫人,以代电铃。这时,大都由中央社驻首脑部办事处特派员兼山西《阵中日报》社主任郭星符进去为其朗读当天所收新闻电稿。阎边睡边听,间亦插些问语。听过新闻后,即行起床,侍从医官打针(经常轮换注射乐努食丁、哈尔蒙、握母纳丁、雷佛纳尔以及补血针等),由侍从副官或侍从长为其穿衣。午休起床后,便开始了下半天的工作。下午开会和会客居多。晚饭后,着主任秘书进去交代有关信件。侍秘室收信日多,阎只令挑选重要者五件送阅,其它令侍秘转主管委办厅局处理。有兴致时,他题些字,直到夜十一时左右始睡。有些重要军事会议,往往也开到夜一二时,但侍从秘书多不到会,由侍从参谋参加记录。从1941年至1945年,这个时期,他的生活时间安排大都如此。

大概在1937年左右阎曾患过胃病。这年他从武汉开会回晋的一首诗里曾写到: “胃病传出去,医方雪片来,愧我无建树,空使世人怀。”1942年他曾病过短时间。他的《病中感怀》诗里说:“一病缠身万事休,光阴虚度古人忧,今生尚有几多日?岁月何堪似此流?!”总的来说,阎的身体是好的。他曾同侍医们说,早年德国医生为他检查过身体,说他肺部特好、足享百岁,云云。在秋林、克难坡时,间有空闲时间,也由副官、卫士搀扶外出散步。在克难坡,他对窑洞工程很有兴趣,常叫来长官部二办主任张桂山、工程处长李其昌、田霁亭,问询建窑工程进度、质量,有时边看、边说、边问,指指划划,兴致很高。克难坡建了一些集会之所、如实干堂、乐干堂、利干堂等,都是经阎审阅图纸以后修筑的。侍从人员和家属的宿舍,他往往写个“手谕”,着工程处挖孔窑洞,表示关怀。

第一页    上一页    第3页/共7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