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大级导弹驱逐舰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旅大级导弹驱逐舰

旅大级导弹驱逐舰 60年代,中国只有四艘从前苏联购买的“鞍山”级驱逐舰,当着手规划“东风五”型洲际弹道导弹从中国内地到南太平洋海域的全射程发射试验时,这些只有13天续航力的苏制驱逐舰根本无法胜任。当时中国的大型舰艇非常少,而且装备简陋。除这四艘被称为“四大金刚”的驱逐舰外,购买的“里加”级护卫舰续航能力更差。1966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江南”级火炮护卫舰下水,而安装的对海雷达还是苏联p4鱼雷艇上的雷达,可见60年代中国海军装备的落后与尴尬。由于当时缺少资金和相关技术,因此一直对建造大型舰艇没有下最后决心。

在运载火箭试验任务提出后,一直盼望拥有大型水面舰艇的海军立即提出需要建造一批大型驱逐舰,以便为远航至南太平洋的海上测量船队进行护航,这个提议马上被批准。当时船队计划包括“远望”号航天测量船、远洋拖船、远洋油水补给船、护航警戒舰艇等一系列新型舰船建造计划。051型导弹驱逐舰是该造船计划的产物之一。

由于中国没有大型舰只的设计经验,051型的设计参照了前苏联“科特林”级和“快速”级驱逐舰的布局。即使以当时的标准来衡量,051型导弹驱逐舰也称不上是一种先进的驱逐舰。但通过该型舰的设计建造,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建造大型水面战舰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培养了一大批相关人才,为以后国产驱逐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初的051设计只是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布局,而结构设计非常幼稚。整个舰体的防水隔舱少,机舱之间也缺乏足够的防护。当时正处文革期间,强调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因此舰上的生活设施基本按照农村的标准。做饭和就餐需要在甲板上进行,淡水柜容量也不足。由于当时中国没有合适的舰艇主机,只好采用成熟的蒸汽轮机作为主机,重油锅炉提供蒸汽。

这种被北约称为“旅大级”(luda class)的驱逐舰一共建造17艘,目前尚有16艘在服役。其中在北海舰队服役的6艘(舷号105-110)由大连造船厂建造;在东海舰队服役的4艘(舷号131-134)由上海中华造船厂建造;在南海舰队服役的7艘(舷号160-166)由广州造船厂建造。

051型的首舰“济南”号(舷号105)于1968年开工建造,1970年下水,1971年交付海军,1973年首次成功发射反舰导弹。最后一艘“珠海”号(舷号166)于1988年开工建造,1991年下水,1993年交付海军使用。在南海舰队服役的“广州”号(舷号160)在80年代初因锅炉爆炸被毁而报废。

051型导弹驱逐舰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种导弹驱逐舰,也是人民海军拥有的第一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目前在海军装备的驱逐舰中数量最多,预计在2010年以前仍将会在海军驱逐舰阵容中担负主要角色。051型最有力的武器是其装备的6枚“海鹰二号”反舰导弹。这种导弹当时属于相当先进的武器,飞行速度快、射程远、威力大、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强大的反舰火力。但该型舰的防空和反潜火力相当薄弱,只有57毫米和37毫米高炮防空,反潜手段只有射程2000米的火箭深弹和自由落体深弹,容易遭到敌方航空兵和潜艇的打击。此外,051型的排水量对于驱逐舰而言也显得偏低,以至于有些国外军事研究机构将其列入护卫舰的范畴。在1980年南太平洋火箭试验和多次出访中,显现出吨位过小及适航性不好等问题。

到目前为止,051型一共发展出三个级别,分别被北约称为:“旅大i级”、“旅大?⒓丁焙汀奥么螈<丁薄H嗣窈>?目前装备i级舰(基本型)14艘;?⒓督?(改装型)2艘;?<督?(现代化型)1艘。

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对部分051基本型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的军舰被北约称为“旅大?⒓丁保?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

“济南”号(舷号105):1987年完成改装,主要改装内容是拆除了后甲板的主炮和防空高炮,加装了直升机平台和机库,搭载2架“直九”反潜直升机。这是051型导弹驱逐舰中唯一能够搭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