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笠级战列舰
日本三笠级战列舰

日本三笠级战列舰 三笠号战舰
制造厂:英国维克斯公司巴罗因弗内斯船厂(barrow-in-furness)
动工:1899年1月24日
下水:1900年11月8日
服役:1902年3月1日
除籍:1923年9月20日
结局:成为纪念舰保存
三笠(みかさ、mikasa)是日本帝国海军的战列舰,该舰原是作为朝日舰的姊妹舰订购,但却采用了更为新式的炮术、装甲、防御和动力设计,因此一般单独划为一级。该舰设计师为詹姆斯?邓恩。在1904年(明治37年)日俄战争中,担任日本联合舰队旗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大将座舰。现在于横须贺市的三笠公园以纪念舰形式保存。
建造
中日甲午战争后,为了与俄罗斯帝国对抗,日本海军开始扩充军备。三笠作为『 六六舰队』(计划配备6艘战列舰、6艘装甲巡洋舰)其中一艘而建造。这个计划因为需要庞大金额,已经超出海军预算,要完成计划就只有非法挪用预算这一个违反宪法的方法。于是,『六六舰队』计划的提议人山本权兵卫跟协助者西乡从道商量计策时,西乡说,『山本先生,无论如何一定要买(军舰)。一定要挪用预算,那当然是违反宪法的。如果议会追究违宪责任,就在二重桥切腹吧。如果死两个人就能买到军舰,总算完成夙愿吧』。结果是,非法挪用预算之下完成了三笠。三笠是六六舰队的最后一艘舰,向英国的vickers公司订购。1899年1月24日在巴罗因弗内斯船厂动工。1900年11月8日下水。1902年1月15日至20日海试,3月1日在 南安普顿举行交接仪式交予日本海军。船身建造费为88万英磅,兵器费32万英磅。3月13日在英国普利茅斯启航,经苏伊士运河5月18日到达横须贺。舰籍舞鹤。装甲使用了当时世界防御力水平最高的克虏伯钢装甲板。装备最新的无线电设备,其通信能力在日本海海战之中非常有效。
日本联合舰队旗舰
1903年12月28日,三笠成为联合舰队旗舰。1904年(明治37年)2月6日开始参加日俄战争。8月10日参加黄海海战(1904年)。12月28日驶入吴港修理。1905年2月14日驶出吴港,经江田岛、佐世保,21日进驻朝鲜半岛的镇海湾。之后以该地为据点,在对马海峡进行训练。5月27日、28日在对马海峡海战中与俄罗斯的波罗的海舰队交战。这场海战中,三笠死伤共113名船员。
1905年(明治38年)9月11日在佐世保港内后部弹药库发生爆发事故沉没,339名舰员死亡。1906年(明治39年)打捞后修理重新服役。1923年(大正12年)因华盛顿海军条约成为报废舰。1923年(大正12年)9月20日除籍。
历史
?1925年(大正14年) - 通过决定三笠以纪念舰形式在横须贺保存。三笠保存会成立。
?1926年(大正15年)11月12日 - 三笠保存纪念式举行。其后改称「纪念舰三笠」。
?1945年(昭和20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被联合国军接收,三笠保存会解散,荒废。
?1958年(昭和33年) - 三笠保存会再次成立,开始筹集复原资金。
?1959年(昭和34年)-1961年(昭和36年) - 进行复原工程。
?1961年(昭和36年)5月27日 - 「纪念舰三笠」复原纪念式举行。对公众开放参观至今。
主要性能数据
基准排水量:15,140吨
长度:131.7米
宽度:23.2米
吃水:13.2米
引擎种类:2台往复式蒸汽机,
引擎输出功率:15,000匹
最高航速:18节
续航距离:7,000??(10节)
装甲:水线装甲带100-230mm,甲板50-75mm,炮塔200-360mm,司令塔75-360mm
乘员:860人
武备:
2座4门30.5厘米双联装主炮、
14门15.2厘米单装副炮、
20门7.6厘米单装炮、
16座47毫米单装炮、
4门45厘米鱼雷发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