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祖父经商留中国 我是半个哈尔滨人

2007年资料图:正在中国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一月十一日上午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2007年资料图:一月九日上午,刚刚抵达中国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前往位于北京郊区的中以示范牛场参观,并品尝中以合作生产的奶制品。以色列是世界上养牛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为了将养牛的高新技术在中国推广,提升中国的整体养牛水平,中以示范牛场在两国友好切磋和努力下,于二零零一年在北京郊区建立。 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中新网11月26日电 “我对中国的感情是根植于我心里的,不光我祖父母,我父母也曾经居住在哈尔滨。我非常了解中国这个伟大国度的历史,我家的根实际在中国。”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以色列现任总理、前进党领导人埃胡德·奥尔默特访问中国时,深情道出了难解的哈尔滨情结。他曾说过“哈尔滨是我们家族历史的中心和转折点”。
祖父:哈市一茶商 永留黑土地
奥尔默特的祖父约瑟夫·约瑟佛维奇.奥尔默特和他的妻子于1917年迁到哈尔滨,成为茶叶商人。约瑟夫老人认准了这个第二故乡可以作为生活一辈子的地方,当一些犹太人在哈尔滨攒下一笔钱后陆续离去,寻找心目中的乐土时,老约瑟夫却哪里也不去,甚至也不许自己的儿子离去。现今,老人和他的妻子、妻妹还安息在远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哈尔滨犹太人公墓。
父亲:毕业哈工大 满口东北话
奥尔默特的父亲莫德卡就出生在哈尔滨,在这里长大,并结识了有着相同命运的犹太姑娘,相爱结婚。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他,中文极好,曾在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和双城的学校里教授中文,并在一些学校教授俄文。
1929年5月,生活在哈尔滨的犹太青年成立了志在恢复家园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贝塔。埃胡德的父亲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最早加入了“贝塔”组织,同当时在哈的俄国法西斯党徒展开了英勇斗争,以色列建国后回到了他的祖国。但他们仍然十分怀念哈尔滨,经常给幼年的孩子们讲那里的故事,在家也时常用哈尔滨腔的汉语交谈。直到88岁高龄去世前夕,他留在世间最后的话还是用汉语说的。
哥哥:以权谋“私情” 带富黑龙江
埃胡德·奥尔默特的哥哥欧慕然是以色列驻华使馆公使衔农业参赞,他安排以色列农业专家来到黑龙江,免费对绿色食品研究人员进行培训,还积极推动建立哈尔滨以色列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园、奶牛良种繁育中心、花卉良种繁育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等合作项目。同时帮助黑龙江赴以色列参加国际农业博览会,使黑龙江的绿色食品展大获成功。
正是三代情缘,让埃胡德·奥尔默特对哈尔滨有特殊的感情。他虽不会说汉语,却不用翻译,就听得懂中国话。尽管工作繁忙,但他仍于2003年欣然接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犹太人研究中心的邀请,担任《犹太人在哈尔滨》画册的顾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说,“每次到以色列访问,奥尔默特都尽量安排与我们见面,不是出于外交礼节,而是因为我们都是哈尔滨人。”今天,他多次来华访问,并到哈尔滨祭奠先人,更为力推黑龙江与以色列的经贸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