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唐的明湖书友(图)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929年,国学大师王献唐先生掌山东省立图书馆后,苦心经营,使省图蜚声海内外,成为仅次于北京图书馆的藏书重镇。先生自己也藏书万卷,位列山左藏书名家。此外,先生还与诸多当时客居济南的名士交往频繁,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邢蓝田、郁濬生等人。

邢蓝田、郁濬生其人其事

邢蓝田,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河北文安县人,别号仲采。其长子名邢家骥,拜王献唐为师。1923年任福建思明县知县,依附漳厦护军使臧致平。1923年秋,臧致平、邢蓝田等人获罪遭查办,邢蓝田遂而举家北平。

1930年左右邢蓝田至济南,后出任济南市财政局局长。1934年11月,应王献唐之邀,撰《奎虚书藏记》一文,介绍省图“奎虚书藏”的修建始末。1935年,邢蓝田和王献唐至淄川西铺村访毕自严遗书。王献唐见到张养浩的“济南四灵石”之一,便准备自己出钱,“辇至济南,置诸图书馆”,却因为价格太贵而未能得以实施。

1935年至1936年,邢蓝田先后六次(第五次王献唐同行)至章丘鹅庄访马国翰、李开先遗书,得到了大量珍善秘本,多赠省图。后来邢蓝田作《访书》一诗,曰:“故家门巷屡经过,竹帛烟销感喟多”,回忆这六次鹅庄之行。

邢蓝田的书斋号曰鲽研居,他藏书“近三十万轴”,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藏书家。1937年作《藏书百咏》一书,由王献唐、李肇禔序,济南道院掌教何素璞题署。1946年,转居南京,次年被张继聘为国史馆馆员,后辗转终老于重庆。

郁濬生,生于同治七年(1868),安徽天长人,字巨川、静僧,号老鹤。善画梅花,工诗书,藏书亦夥,是当时济南城内少有人知的名士。1935年初,王献唐闲暇之余与郁濬生相交,郁濬生为其作《访碑图》。王献唐、邢蓝田和郁濬生三人一见如故,遂往来密切。

诸名士明湖顾曲

1936年5月,昆曲名家韩世昌、白云生受济南的演艺场“进德会”邀请,来济南大明湖公演,一时万人空巷。王献唐、邢蓝田、郁濬生、李肇禔(枚生)、王立夫(香荪)、程先民(蛰生)等风雅之士一同前往观摩演出。上述诸人,均国学功底深厚,喜好藏书。其中日照李肇禔,是王献唐的表兄,号挹爽轩主人,和丁惟汾先生关系密切,当时任职于世界红卍字会济南分会,即济南道院。济南王立夫,时任山东省教育厅秘书,与何思源相交,又是济南书画名家关友声的文史老师。福州程先民,曾任职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鲁迅曾论及其人,当时刚由北京来济南。

因韩、白二人是河北人,为邢蓝田老乡,邢蓝田亦善昆曲,且上述诸人皆为城内名士,所以两位戏曲大师也乐得相交,因有《明湖顾曲集》一书问世。该书辑诸人观摩演出的唱和诗词,由邢蓝田于当年的7月在济南后思适斋刊行。李肇禔在该书《序》中说,韩、白二人在大明湖边“奏艺之夕,倾城聚观”,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敬慕,王献唐等人作诗“以眎两君”,成为千年大明湖的又一佳话。

邢蓝田赞颂演出的盛况,说喝彩之声可直达泺源门外,二人的技艺则如济南泉水潺绵,“泉石苍寒琴艺参”;郁濬生诗称二人的昆曲犹如“阆风蹀马下齐烟”;李肇禔则把曲调比作“底律悠扬漱玉词”,均以济南的名人和风物来比拟二人艺术成就。王献唐先生则作《疏帘淡月·赠君青》一阙赠韩世昌(字君青)先生,感叹“鱼龙风雨,江南三月,相逢漂泊”,委婉地表达了对抗日形势的担忧。果然,次年12月,日寇占领济南,王献唐和他的书友们遂离开沧桑大明湖,飘零东西,用各自的方式置身到抵抗日寇的洪流中去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