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惊:繁华光环背后的上海大都市居然是这样的!
第一次去上海,感受到的却和印象相去甚远。难以想象会有如此多的人,如此多的车。旧上海的气质荡然无存,只剩下各色衣着的人们,在迷红闪烁下匆忙不知所措。
人潮汹涌的南京路,无外乎各品牌的各类旗舰店,夹杂着多于牛毛的低档商场,偶尔奔出的一家人烟稀少的冰淇淋店,高昂却低档的甜味让人厌恶。难以想象眼前的东方明珠塔真的是电视中放出来的那个,所谓的表演,门前狭小的空间,肮脏的地面,冰灯的栅栏,上海,不外如是。
然后是城隍庙,典型的鱼龙混杂之所,美味的其实廉价,难以下咽的却真是昂贵。唯一类似的是无论走到何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满负荷后累的不止是城市,更是城市中的人。


到处是光鲜的红男绿女。"上海故事"里的丝巾雍容美丽。匆匆而过的上海女人,有着高傲的头颅和精致的妆容。我和母亲,竟在午餐时间到来的时候,揶揄地不知道吃些什么好。好容易,看见一个卖牛肉汉堡的。母亲让我去买一个填肚子,而她,是不吃牛肉的。我拿着汉堡,硬是倔强地边走边吃,也不愿意站在摊旁吃。心底,自有一套该死的淑女标准。母亲无奈,瞥见一旁的一条深巷,带着我走进去。
巷子里,都是人家,不时有人进进出出,好奇地看我们一眼。母亲看见有一辆拉货用的小推轮车放在巷子的一角,怕我站着累,便走过去拿出几个塑料袋,细心地铺上,招呼我过去歇歇。我拒绝。心里的矜持告诉自己:"我怎么能坐在低矮的推轮车上吃汉堡呢?何况路人的目光里,都是好奇和轻视。"
母亲悄悄地叹口气,自己坐下,取出包里的面包和开水,慢慢吃起来,还不时仰起脸,高高地举起水杯,柔声劝我喝口水。我执拗着不肯,心里却如小虫啃噬般,一点点疼痛起来。我看着母亲,坐在推轮车上的母亲,在众人的目光里,那样安定和坦然,我嘴里的汉堡,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我哽咽了。我,一个成年人,在这样一个繁华的城市里,竟然无力让我亲爱的母亲坐在餐厅里享用午餐!而我的母亲,没有丝毫的抱怨,时时关心的却是我渴不渴,累不累。多么伟大的母亲啊!


我仰头看天,强迫自己把眼泪憋回去。然后,我蹲在母亲面前,为她倒一杯水。我说:"妈,等下一次再来上海,我绝对不会,让你在这种地方吃饭!"母亲抬眼看我,我捧过妈妈的脸,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这种痛,将会永远刻在我心底不会消去!
坦白说,上海有着所有国际大都会都拥有的特点,也有着中国各种地方尤其是改开搞三十年来所堆积的偏僻、丑陋和缺点,上海真的不算繁华,也不算高档,无非是人为的忽悠造成了繁华的光环和名气招徕了人群,于是也引来了是非以及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