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主要内容是什么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迁都在内,共有六点:

1.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和惩治贪污办法。

2.均田制中原地区经过长期战乱,人口大量的流动,许多土地荒芜,还有大量的土地为豪富之家强占,不少农民脱离户籍,成为豪富之家的私有人口,遭受豪富之家的残酷剥削和奴役。国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遇到很大困难。这一情况到孝文帝时,仍极严重。公元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1)男子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夫人受露田20亩。露

田加倍或加2倍授给,以备休耕。年满70岁,还田于官。桑田为世业,不还官。桑田按照规定,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宜蚕桑的地区,改授麻田,男子10亩,妇人5亩。

(2)土地不准买卖,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

(3)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壮牛1头,受田30亩;每户限受4牛之数,不再给桑田。

(4)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为15顷,太守10顷,治中、

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6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均田制名为均田,实际是基本保持原有的土地占有不均的状况不变。因

为大族地主除了继续用隐瞒土地的手段以对付官府之外;他们又拥有众多的奴婢,还有耕牛,按均田制的规定,应分到许多土地。这样,足以保住他们的产业。但均田制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规定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并不准买卖,这些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国家公开授田,可以招徕流民和豪强大家控制下的依附农民,有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自耕农增多,户口滋殖,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

3.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是代替宗主督护制的基层制度。

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一夫一妇纳户调帛1匹、粟2石。15岁以

上未娶妻的,4人出一夫一妇之调等。

5.迁都洛阳公元494年,迁都到洛阳。

6.改易习俗穿汉服,用汉语,改汉姓等《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533年-534年),它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因此说《齐民要术》对我国农业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农民的百科全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